脑卒中美国指南2013解读 2014.10.15演稿讲解材料.pptVIP

脑卒中美国指南2013解读 2014.10.15演稿讲解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卒中美国指南2013解读 2014.10.15演稿讲解材料.ppt

个人介绍 姓 名:李哈妮 职 称: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门诊时间:每周星期二、星期五上午的门诊 联系电话急性卒中规范化治疗选择 解读美国2013《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治疗指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 神经内科李哈妮 2013 AHA/ASA指南的关注点 1.针对性的急诊影像策略 2.静脉溶栓仍是治疗的主要推荐 3.血管内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 4.神经保护治疗的小的变化 Ⅴ 早期诊断:脑和血管成像 症状持续的患者 症状缓解的患者 脑结构影像和可挽救脑组织(半暗带) 血管影像,病因线索 症状持续的患者 1. 建议在发起任何具体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前,进行脑影像学检查(I 类,A级)。在大多数情况下,CT 平扫能为急诊治疗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I 类,A级)。(同前版指南) 2.建议在静脉rtPA给药前完成CT平扫或者MRI,以排除脑出血,并明确是否存在缺血导致的CT低密度或MRI高信号(I 类,A级)。(对2009年影像指南有修订) 3.在CT上有早期缺血性改变时(除外直接的低密度),无论其程度如何,建议静脉纤溶酶治疗(I 类,A级)。(对2009年影像指南有修订) 症状持续的患者 4. 如果计划采用动脉溶栓或者机械取栓,强烈建议在初期影像学评估时进行一项非侵袭的颅内血管检查,但不能因此延误静脉rtPA的使用(I 类,A级)。(对2009年影像指南有修订) 5. 静脉溶栓前,脑影像检查应当在患者到达急诊室后45分钟之内读片,读片者是有阅读脑实质CT及MRI经验的医生。(I 类,A级)。(对以前的指南有修订) 6. 超出静脉溶栓时间窗后,可以考虑用CT灌注、MRI灌注和弥散成像测定梗死核心和半暗带,选择适合急性再灌注治疗的患者。这些技术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判断发病机制和严重程度,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依据。(Ⅱb类,B级)。(对2009年影像指南有修订) 7. CT平扫上的明显低密度会增加溶栓出血风险,在溶栓决策时要加以考虑。如果低密度区超过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静脉rtPA治疗应当中止(Ⅲ 类,A级)。(对2009年影像指南有修订) 缺血半暗带 缺血核心区血流减少到正常的15% 缺血半暗带血流减少到正常的40-15% Ischemic core Ischemic penumbra Occlusion (clot or embolus) 1. Lipton P. Physiological Reviews 1999; 79: 1431-1568 2. Lo EH et al. Nat Rev Neurosci 2003; 4: 399-415 González R G et al. J NeuroIntervent Surg 2013;5:i7-i12 美国MGH缺血性卒中影像流程 Wintermark M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3;34:E117-E127 急性卒中影像策略 2013 AHA/ASA指南的关注点 1.针对性的急诊影像策略 2.静脉溶栓仍是治疗的主要推荐 3.血管内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 4.神经保护治疗的小的变化 Ⅶ 静脉溶栓 发病3h 内给予治疗的入选患者应用静脉rtPA 治疗(0.9mg/kg,最大剂量90mg)(I 类,A级)。 适合静脉rtPA溶栓的患者,其治疗获益有时间依赖性,治疗应尽快开始。到院-用药时间(静脉给药时间)应在60分钟内(I 类,A级) 建议给予适合且能在卒中后3~4.5小时之间用药的患者以静脉rtPA治疗(0.9mg/kg,最大剂量90mg)(I 类,B级)。 可以考虑给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使用静脉纤溶剂:卒中症状轻微、卒中症状快速缓解、近3个月内接受大手术、近期心肌梗死。要权衡潜在增加的风险和预期获益(Ⅱb类,C级)。 对于正在使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的患者,使用静脉rtPA可能有害,不建议溶栓,除非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如aPTT、INR、血小板计数、ECT、TT或恰当的直接因子Ⅹa活性测定结果为正常;或患者未用这些药物>2天(假设肾代谢功能正常)。(Ⅲ 类,C级)。 3 hours 6 hours Confidence limits Current License ECASS III IST - 3 Stroke onset to treatment time (minutes) odds ratio 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 关键救治时间点 判定是否卒中 开放肘正中静脉,输生理盐水 抽血化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象) 开取检查:头部CT、心电图、 10分钟 神经系统检查 NIHSS 15分钟 完成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