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七上-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观沧海》
一、默写《观沧海》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填写诗中原句:
1、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给下面加点词释义:
①东临碣石 ②以观沧海
③水何澹澹 ④山岛竦峙
⑤星汉灿烂 ⑥若出其里
⑦幸甚至哉 ⑧歌以咏志
四、填空题
1、《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_____章,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_。著有《孙子略解》、《___________》,诗歌《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诗以______________见称。
2、《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这一年袁熙和袁尚拥兵占据乌桓,为扫除袁绍的残余势力,曹操率兵北征乌桓,行军途中,经过_____________,诗人登上山顶,观望大海,心有所感,写下了本诗。
3、这是一首写____抒____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_______”。写景时,先____写岛上的_______、_______,次写海上的_______、_______,后_____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的运行,将景物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展现了______________的感情基调。
4、诗歌的三至八句描写站在碣石山上观望到的山海实景,动静结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5、《观沧海》勾画了一幅_______吞吐日月、包蕴万象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_________,抒发了他统一_________,建功立业的情怀。
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___________的气势。“何”字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的惊奇,因为他看到了山岛的________,树木的_______,波涛的_______。
五、选择题
1、本诗的作者会出现在以下哪篇文章中?( )
A.《武松打虎》 B.《煮酒论英雄》 C.《桃花源记》 D.《崂山道士》
2、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水何澹澹 何:副词,多么 B.山岛竦峙 竦峙:形容词,耸立
C.若出其中 其:代词,我 D.幸甚至哉 至:极点
3、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 B.秋风萧瑟 C.若出其中 D.百草丰茂
4、下面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 ,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何澹澹…”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之行…”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蕴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2023春.pdf VIP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案.pdf VIP
-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个案.docx VIP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教学方案与反思.docx VIP
- 甘肃《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 高中英语1.5万考点.pptx VIP
- 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全单元课件.pptx VIP
- CFMOTO春风动力450SR S CF400-9(6AQV-380101-3000-11 CN233)摩托车使用手册.pdf
- 水电站砂石系统施工组织设计(221页).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复习必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