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素材1【沪教版第二册】.docVIP

《登金陵凤凰台》素材1【沪教版第二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金陵凤凰台》素材1【沪教版第二册】

《诗三首》(《登金陵凤凰台》)简案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登金陵凤凰台》 二、检查学生平时积累 三、介绍诗人李白及本诗写作背景 四、诵读感悟 五、分析鉴赏诗歌 翻译诗歌 介绍传说 提问讨论 板书 小结 六、比较阅读 崔颢《黄鹤楼》 七、拓展阅读 八、布置作业 《登金陵凤凰台》教案 一、 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路漫漫在屈原脚下求索,诗悠悠在汨罗江畔飘零,秋雨是杜甫笔下的残梦,月亮是李白头顶的乡愁.我们通过诗歌了解诗人,通过诗人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世界. 二、检查积累(李白诗中的名句) 三、 学生介绍诗人李白及其写作背景 四、 朗读诗歌(反复读) 五、 翻译诗歌 六、 分析鉴赏 :师以“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诗歌能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等语导入 1 介绍传说 2 提问:A/“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自”是什么意思? 是独自孤独的意思。慨叹时间的流逝,六朝繁华一去不返,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 B/“吴官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吴王宫苑的花草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贵族留下的只是荒冢,威风不再,烜赫难久,诗人在感慨时间的无情,叹息人世的无常。 C/“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写远景,所写景色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若隐若现(半隐半现)、气象万千、雄伟壮美。意在揭示人世无常,江山永恒的主题。 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长安不见”暗点诗中的哪个字?尽管奸臣当道君王昏庸,诗人仍然翘首长安,这说明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比喻:“浮云能蔽日”,比喻奸臣遮拦贤臣,或喻皇帝被奸臣包围。 借代: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而且自己报国无门,心情沉痛,可见他内心的赤诚。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旨意深远,意境阔大,使是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3小结: 意境是古代诗歌特有的一个美学范畴,它主要由诗中的“景”和所要抒发的“情”所构成。一首优美的诗,其外是美丽动人的景,其内是深邃感人的情。只有“景”和“情”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才能构成摄人心魄的意境。 4分析景情关系: 情景结构特点无外乎以下几种形式:1/先景后情; 2/先情后景; 3/纯景含情; 4/先事后景 5分析诗中景与情存在怎样的关系? 小结并板书:(1) 景与情的关系: 景中含情,为抒情张本 (2) 景情结构特点:先景后情 七 、比较阅读:崔颢《黄鹤楼》 1、检查预习: 2、写作背景介绍:。。。。。。 3、朗读:。。。。。。 4、拓展: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名作吗? 湖北 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 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 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5、分析鉴赏 1/介绍传说:仙人乘鹤 2/提问:(1)开头四句写仙人跨鹤而去,本属虚无,诗中却以无作有,这对表达作者的感慨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剩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具有浓郁的飘然之气。 师小结:刚刚抒发了对古人的感慨,笔锋一转,又看到了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于是又勾起了一怀乡愁(思乡之情)。 板书: 传说 景物 情感 (即景 ………… 生情) 触景 ——————〉抒怀(思乡) 意境渺远 提问:(2)律诗格律的大忌是:在相近的诗句里某一字词重叠出现。为什么我们读崔诗和李诗时对“黄鹤”、“凤凰”的三次出现却不觉拗口? “黄鹤”、“凤凰”的三次出现,看似诗人随口说出,却是诗人精心构思的。它们的出现,因诗歌的气势奔腾直下,读者并不觉得它重叠滞碍。 (3)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指导:在比较阅读中,要重点比较以下几方面: A.内容上的异同 B.结构上的异同 C.语言上的异同 D.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E.风格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