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钟山记》学案2【沪教版第四册】
《石钟山记》学案
学习要点1. 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
课文简析 课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写作特色简析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反馈练习
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1.解释加横线的词。
??? (1)山涵其英 涵:???????
??? (2)山仍石名 仍:???????
??? (3)安能产兹奇石乎 兹;???????
??? (4)濒流庶峰 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 (1)枹止响腾余歇:??????? (2)如善长论:???????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
??? A.有仙则名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C.名微而众寡 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
参考答案:
1.(1)蕴含 (2)沿袭 (3)这 (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后提升作业 四 1.2.1 Word版含解析.doc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时提升作业(四) 1.2.1 Word版含解析.doc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时提升作业(五) 1.2.2 Word版含解析.doc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课后提升作业 六 1.3 Word版含解析.doc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课堂10分钟达标 1.3 Word版含解析.doc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课时提升作业(六) 1.3 Word版含解析.doc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课后提升作业 八 1.4.3 Word版含解析.doc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课堂10分钟达标 1.4.1&1.4.2 Word版含解析.doc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课后提升作业 七 1.4.1&1.4.2 Word版含解析.doc
- 【课时讲练通】2017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检测):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课堂10分钟达标 1.4.3 Word版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100万吨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方案.docx
- 输液港夹闭综合征.pptx VIP
- 尾矿库闭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pdf
- 简历--个性简历简历求职简历最新简历(流行创意型)8.doc VIP
- MOBILGEAR 600XP320 MSDS_653410美孚齿轮油系列.pdf VIP
- 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记录.doc VIP
- 简历--个性简历简历求职简历最新简历(8).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罗茨鼓风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MSDS_Mobilgear 600XP460美孚齿轮油系列.pdf VIP
- MSDS美孚齿轮油600XP220美孚齿轮油系列.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