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心理学第九讲感觉与知觉
间接知觉实验 间接知觉论不否认直接知觉的存在 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矛盾,经验信息通常占主导 基本研究方法: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矛盾的情境 不可能图形: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分离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两种不同的知觉结果。 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 赫德森(1960,1972) 被试:非洲的不同部落 结果:非洲班图人是典型的两维知觉者;经验帮助人类感知外部世界。 知觉特征 选择性 整体性 恒常性 理解性 视知觉 视知觉组织:区分图形和背景的过程 容易被组织在一起的刺激结构 接近性(proximity or nearness) 相似性(similarity) 连续性(good continuation) 共同性(common fate) 对称性(symmetry) 封闭性(closure) 陈霖(1980, 1982)的实验:在视觉加工的早期,人的视觉系统对刺激的整体性质(拓扑性质)更敏感。在整体加工后,才进行局部成分或特征的分析。 在形状知觉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是特征捆绑问题。 自然界中的物体是由不同的属性组成的,如形状、大小、颜色、方向等,这些属性是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加工的。以视知觉为例,颜色与形状等客体特征在枕叶到颞叶的腹侧通路内得到表征,而运动等空间特征在枕叶到顶叶的背侧通路内得到表征。因此,为把外界物体知觉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特征,就需要把散布于不同皮层区的分散信息合理地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捆绑问题”。 注意在特征整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注意参加时,特征可能是游离的,会出现错误的结合,如视觉呈现两个彩色字母红X和绿O,如果被试做出绿X和红O的反应,就出现了错觉性结合。在注意的参与下,人们会知觉到事物的整体。 空间知觉 如何将投射到网膜上的二维影像解读出来,产生深度感和立体感 肌肉线索 物理线索 双眼线索 肌肉线索 适应:睫状肌调整晶状体曲度;10米范围内有效 辐合:双眼视轴的辐合;辐合角的变化依赖眼球的六条外部肌肉的协同运动 物理线索 遮挡 阴影 几何透视 直线透视 视野中的高度 结构级差 单眼运动视差 双眼线索 当注视一个平面物体时,物体的视象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知觉到的是平面的物体。 当看一个立体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之间相距大约65mm,所以两眼是从不同角度看这个物体的,左眼看到物体左边部分多一些,右眼看到右边部分多一些,两眼视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非对应点上,形成双眼视差,即一个物体在两眼中对应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两眼不相应部位的视觉刺激差异,以神经兴奋的形式传到大脑皮层,便产生立体知觉。 视野单像区 复视:不在视野单向区上的物体不能产生单一视像,即被看成双像。 潘诺融合区 交叉复视和非交叉复视 线索间的互动 线索综合 线索优势 线索分离 线索互补 言语知觉 言语知觉关心的问题 声学信号的变异性和寻找对应语音单元的一致的声学线索 知觉恒常性 各种言语知觉现象 知觉恒常性 声学线索的特点 协同发音 缺少线性排列 缺少一致的声学线索 知觉上的问题 知觉恒常性和常模化 分离问题 范畴知觉 物理刺激连续变化,对应的知觉表现出范畴性变化 材料:最小的语音范畴对比 McGurk效应 听视言语知觉:言语知觉整合了听觉输入和视觉输入 音位恢复效应 单词中某个语音片段被噪音代替,听者似乎仍听到了被替代的语音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的结合 时间知觉 个体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 对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 时序知觉:知觉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何者为先,何者为后 同时与不同时 听觉通道的“不同时”知觉阈限是2—5ms 触觉:10ms 视觉:20ms 顺序 声音刺激间隔:30—40ms 视觉刺激间隔:30—40ms 时距知觉 知觉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 时距长度:对3s的估计最准确 无觉察知觉 神经病理案例 盲视:盲视病人D.B.,左侧视野偏盲 单侧忽视 认知实验 斯特鲁普启动实验:掩蔽技术,呈现启动词后呈现无序的字母序列;控制启动词和掩蔽词之间的时间间隔,觉察、无觉察条件下,都存在启动效应。 错觉 错觉(illusion):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错觉种类 大小错觉 形状—方向错觉 大小错觉 缪勒一莱尔错觉(a) 潘佐错觉(b) 垂直一水平错觉(c) 贾斯特罗错觉(d) 多尔波也夫错觉(e) 月亮错觉:月亮在天边(刚升起)时显大,而在天顶时显小 形状—方向错觉 佐尔纳错觉(a) 冯特错觉(b) 爱因斯坦错觉(c) 波根多夫错觉(d) 感觉和知觉 感觉 感觉的测量:心理物理法 感觉的种类 视觉 视觉的刺激是光,可见光约占电磁波谱的1/70,380~760毫微米。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 眼球壁: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