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习之基础知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法学习之基础知识

经济法学习之基础知识 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全部法律按照一定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法律体系的结构具有层次性,从大的方面说,包括基本结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域”;此外,还包括部门法结构。接下来我们就从法域和部门法的两个角度来考察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三元法域的发展沿革 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流行于大陆法系国家,其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法中。古罗马五大法学家之一的乌尔比安最早提出公法和私法的概念,他认为规定国家公务的为公法,如有关政府的组织、公共财产的管理、宗教的祭仪和官吏的选任等规范;规定个人利益的为私法,如调整家庭、婚姻、物权、债权债务和继承关系等的规范。查士丁尼下令编写《法学总论》后,从理论上把公法和私法的划分确定下来,罗马法学家这种关于法律体系的二元结构划分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真正在现实法律体系结构中确立公法与私法的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奉行自然法理论,国家只充当“守夜人”角色,不参与和渗透到社会,形成了属于私人活动领域的市民社会和属于公共生活领域的政治国家的严格分野,为公法与私法二元结构在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个人权利本位阶段 2、二元法域结构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 法律价值观的挑战: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经济危机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反思绝对的个人权利本位,主张限制个人权利滥用和为弱者提供社会保障的社会权利本位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发展。 法律发展方向上的挑战:出现了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倾向;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混合法律部门,如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经济法等。 3、社会法的出现及三元法域结构的出现 如前所述,二元法域结构已经不能包括新出现的既非公法又非私法的法律部门,需要法律体系中增设一个新的法律结构来涵盖这些新的法律部门,这个新的法域即为“社会法”,形成了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三元法域。经济法即属于社会法这个法域中。 (二)部门法 部门法也称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部门法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各个不同的部门法的有机组合便构成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我国法律体系的部门法结构具体表现为: 经济法的产生与法的部门划分 (一)法的部门划分: ①、诸法合体——古罗马的“市民法”非“民法”;中国古代的“法”等于“刑”。 ②、公、私法之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市民革命,把市民社会从皇权中解放出来,构成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野,整个社会关系被划分为私域和公域,在此基础上,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也进行了细分,分为公法(保护国家的利益)与私法(保护私人的利益)。 ③、拿破仑五部法——民法、商法、民诉法、刑法、刑诉法等。 ④、六法——宪法、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和行政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有竞争向垄断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采“国家干预”“宏观调控”“混合经济”“组织经济”“管理贸易”等新的做法和理念,扬弃经济自由放任以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公法与私法等“井水不犯河水”的观念,国家政权直接涉入生产流通甚至企业组织,并对其进行法律调整——经济法作为一门学科和一个法律部门逐步产生。 (二)经济法产生的时间和条件 经济法是从部门法意义上来说的,因此,经济法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对法律有了部门划分,并且将其中某个门类称为“经济法”。 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经济法产生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阶段。 一种认为经济法产生于奴隶制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本书赞成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产生必须具备下面条件: 经济法产生的主观方面——经济法主观学说的提出 最早提出法律意义上的经济法概念的是蒲鲁东,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认为,应组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即“经济法”(因为公法会造成政府过多地限制经济自由,私法则无法影响经济活动的整个结构,必须将社会组织建立在作为政治法和市民法之补充和必然结果的经济法之上。) 各国纷纷制定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法律,德国学者发展经济法的学说,为经济法的产生创造了主观条件。 经济法形成的客观条件 (1)生产的社会化和垄断的形成。内在原因。产业革命暴露了市场调节的缺陷,国家因此介入社会经济。德国、美国、日本等纷纷干预经济生活,德国的《钾矿业法》,美国的《谢尔曼法》 (2)客观法律现象的出现。现代经济法形成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阶段,这一阶段西方各国生产力迅猛发展,引起各国市场和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社会矛盾激化,为了应付经济危机,准备和进行战争,恢复经济,各国加强了经济立法,利用法律集中调控全国的人力、财力和物资,对国民经济实行综合调整,大量的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经济立法的出现是经济法学说产生的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