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三语文复习课件: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5.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 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6.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 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师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 得,而先生未尝倦也。 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 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惟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解析】 C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把”;A项,第一个“之”是代词,这里指代先生,第二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不翻译;B项,第一个“因”是副词,相当于“于是,就”,第二个“因”是介词,相当于“通过,经由”;D项,“乃”是副词,第一个相当于“才”,第二个相当于“竟然”。 【答案】 C 2.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骤,突然。骇,诧异,吃 惊。然则,既然这样,那么。(2)第一个“以”,因为。走,逃跑。第二个“以”,介词,通过。死事,因公事而死。 【答案】 (1)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2)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万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参考译文】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是鄞地人,户部郎万泰的第八个孩子。小的时候桀骜不 驯,不肯服帖顺从地追随他的兄长们,所做过的事也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他的兄长们也不注意他。他的父亲想把他寄居在寺庙里,不久因为他顽劣,把他关在一所空房子里。 万先生偷偷看见书架上有几十册明史史料,读后非常高兴,几天就读完了;他又看见有几本经学书籍,也都读完了。出来后,就时时跟在各位兄长的身后,听他们的议论。一 天,他的长兄万斯年在家中讲课,万先生想参与进去,他的长兄笑着说:“你知道什 么?”万先生回答说:“看各位哥哥的学业造诣,我还是很容易参与进去的。” 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于是从各种经义中给他出题目,又亲眼看着他写文章,洋洋洒洒的千言文章,一会儿就写成了。他的长兄非常吃惊,拿着他写的文章哭了,又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的父亲,说:“差一点贻误了我弟弟的才华。”他们的父亲也惊愕地说:“差一点贻误了我儿子的才华。” 这一天开始为万先生制作新的衣服和鞋 子,送他进入私塾读书。过了一年,提出请求让他跟着梨洲先生学习,就请他坐在讲堂的高座上。万先生读书时一目数行,速度非常快,像决堤的海水,但曾经恪守有大学问的先辈的戒律,认为没有益处的书不必看,没有益处的文章不必写,所以对书没有不读的,而重在把握要义。 康熙戊午年,皇帝下诏征召知识渊博的学 者,万先生得到浙江巡道许鸿勋先生的推 荐,他极力推辞才获免。第二年,朝廷开设史局修写《明史》,昆山的徐元文学士请万先生去,当时史局征召士子许给七品官的俸禄,让他们成为翰林院纂修官,徐元文学士想援引这个旧例把这些授予万先 生,万先生却请求以布衣的身份加入史 局,不担任官职,不领受俸禄, 史局的主管官答应了他。各位纂修官拿到稿子,都送到万先生这里审核查证,万先生看完,对侍从说:拿某书的某卷来,在某页上记录了某事,应当补进去;再拿某书的某卷来,在某页上记录了某事,应当参照比较。侍从按他的话去找来,没有任何差错。 《明史稿》五百卷都是万先生亲手定稿 的,虽然后来定稿的内容不都是依循万先生的旧作,但审查核实那底本,足够自成一部书的。万先生初到京城时,当时人们议论认为他的专长在于史学,等到昆山徐乾学侍郎遭遇父母之丧,万先生和他谈论《丧礼》,才知道万先生对经学有深厚的造诣,侍郎于是请万先生写成二百多卷有关五礼的书。 在那个时候,京师的众多才子们集会,各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