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枣庄三十九中初三毕业班人教版中考复习近代化的探索练习题(原卷版).doc

2018年山东枣庄三十九中初三毕业班人教版中考复习近代化的探索练习题(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山东枣庄三十九中初三毕业班人教版中考复习近代化的探索练习题(原卷版)

2018年山东枣庄三十九中初三毕业班人教版中考复习近代化的探索专题 一、选择题 1.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规定,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下列人物与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无关的是 A. 李鸿章 B. 张之洞 C. 陈独秀 D. 奕 2. 历史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下列历史事件间的相互联系,最恰当的是 ①明治维新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戊戌变法 A. B. C. D. 3. 洋务运动时,留学教育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突破,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国家栋梁,如严复、詹天佑等。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 A. 引进了机器生产 B.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C.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推动了教育近代化 4.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洋务运动 提倡“自强”“求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辛亥革命 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D 新文化运动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A. A B. B C. C D. D 5.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 救亡图存 B. 巩固清朝统治 C. 向西方学习 D. 发展资本主义 6.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 ◆林则徐说:我销 ◆洪秀全说:我反 ◆李鸿章说:我学 ◆康有为说:我变 ◆孙中山说:我革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7.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 师夷长技、自强 B. 民主、科学、新青年 C. 民族、民权、民生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8. “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目标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平矿务局 C. 上海机器织布局 D. 汉阳铁厂 9.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A.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 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 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1. 如图是维新派为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创办的刊物《万国公报》,该刊物的创办人应是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A. 陈独秀 B. 林则徐、魏源 C. 孙中山 D. 康有为、梁启超 12. 献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A. 宋教仁 B. 黄兴 C. 蔡锷 D. 谭嗣同 13.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 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 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4. 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15. 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16.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A. 民主共和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维新变法 17. 191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