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语病的辨析专题.docVIP

陆川县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语病的辨析专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川县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语病的辨析专题

陆川县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语病的辨析专题 一、语病成因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这也就是说,造成语病的原因可分两大类:一是语法问题,二是逻辑问题。 二、语病类型 病句的类型较多,主要的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结构混乱、成份残缺或赘余。我们可以记为:四个“不”一个“成份”一个“结构”。 三、语病类型常见病例 【语序不当】 ①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 例: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来看我们。 ②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 例:这次会议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③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里屋北院上房,我们老两口住。 ④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他把我们几个班的负责人叫到一起讨论校报的编辑问题。 ⑤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这期研究班是省教委和部分师范院校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 ⑥关联词语位置不对 例: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⑦句序不当 例:如果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 【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例:我们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很大一部分只能靠进口来解决。 ②动宾搭配不当 例: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同志们为了保重他的健康,在1961年春节期间,托人带了一点故乡的土特产给他。 ③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④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老板口口声声欺骗那些雇工。 ⑤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你对我们照顾得太周全了。 ⑥主宾搭配不当 例:世界是一个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②谓语残缺 例: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 ③宾语残缺 例:县政府在全县推广了我们村科学种田。 ④状语残缺 例:他走到街上,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总有一天群孩子围着他,请他讲故事,做游戏。 ⑤中心语残缺 例: 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⑥关联词语残缺 例: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 2、成分赘余 ① 堆砌词语 例:领导的这一决定非常英明,非常及时,非常好,好极了,我们坚决拥护。 ② 语义重复 例:其实这是过于多虑的想法。 ③ 为蛇添足 例: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④虚词多余 例: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被人们所砍光了。 【结构混乱】 ①举棋不定 例: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②藕断丝连 例: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公民的责任。 ③中途易辙 例: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④反客为主 例: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我同意这种主张。 ②词义两可 例:我要学习文件。 ③修饰两可 例: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 ④停顿歧义 例:爷爷看见我俩很高兴,急忙上前打招呼。 ⑤模棱两可 例: 我们已经基本上全部完成了任务。 ⑥语义费解 例:进公安局者,请走后门。 【不合逻辑】 ①概念不清 例: 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 ②判断不当 例: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③推理不当 例:夜深了,校园里早已都熄灯了,只有王老师办公室窗前的灯光依然闪烁。 三、方法指导 如何辨析病句? 思路:一看语法,看成份是否残缺,句子结构是否混乱,词语是否搭配,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关联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二看逻辑,看是否把相容关系的概念写成并列关系的短语或并列关系的复句,是否把两种可能性与一种可能性写在同一句话中而造成不搭配的现象,是否把肯定或否定弄反了,是否自相矛盾,等等。 三看修辞,看比喻是否恰当,用词是否不当,是否重复罗嗦,是否有歧义,表意是否明白无误。 方法:①压缩法。 即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化长为短,变长句为短句。 ②造句法。 在不改变句子结构的前提下,用常用词语替换陌生的词语,会使陌生的句子变得熟悉,以利于解析例句,从而帮助我们作出判断,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造句法”。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