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存有与时间的良知现象.pdf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存有与时间的良知现象

《揭諦》第28 期 頁 39-94 論《存有與時間》的良知現象  林薰香 摘要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在《存有與時間》 (Sein und Zeit, 1927 )探討本真的整體能在與生存整體性之後, 以良知作為對本真能在的見證,並以之見證先行向死 (Vorlaufen zum Tode )與本真能在所具有的本質聯繫。根據 海德格對良知現象的描述與分析,本文試著釐清《存有與時 間》良知概念的現象結構,借助生存整體結構與良知現象結 構的明晰性及關係的勾連,以探討良知現象的性質、環節與 現象內容,以及良知現象如何關聯到本真能在與死亡。 關鍵詞:海德格,良知,死亡,自身 收稿:2014/06/ 17 ;接受刊登 :2015/01/26 本論文之完成必須感謝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之補助(計畫編號: NSC 100-2410-H-029 -031- )以及三位匿名審查委員的細心審查並 提供寶貴的修改意見,才使本論文得以目前的形式呈現。 **東海大學哲學系副 教授 40 《揭諦》第28 期 論《存有與時間》的良知現象 林薰香 壹 、前言 海德格前期哲學強調去蔽以達真理,藉由去除非本真性 (Uneigentlichkeit )「非- (un- )」的遮蔽,以顯現本真性 1 。不過生存在世 ,人總在各種操勞的日常 (Eigentlichkeit ) 生活中度過,又如何能知本真性是否顯現?於《存有與時間》 (Sein und Zeit, 1927),海德格從熟悉的日常生活進行考察, 追問存有意義,並透過良知(Gewissen )現象說明如何從非 本真到本真,如何由模稜兩可的搖擺不定與人云亦云的被動 轉入主動自主的先行決斷。 歷年來 ,中外對《存有與時間》良知現象的研究相當多 且持續不斷2 ,本文僅希望透過現象結構的探討,來瞭解《存 1 Eigentlichkeit 於《存有與時間》的概念用法具自己的(eigen )以 及根本、根本性之意 ,它與Uneigentlichkeit (非本真性)意指二 種基本的生存可能性(SZ 304 ),後者是前者的遮蔽狀態。根據海 德格的論點,只有從現象上通達此有的本真性和整體性,於生存 上對存有有所領悟的此有,它的存有意義與問題才是在最根本的 基礎上探討。(SZ 301 )這也是去蔽、死亡與先行對海德格現象學 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Sein und Zeit 於內文之爰用僅以原頁碼示之 ,於註腳則加上SZ 。 2 筆者將探討海德格良知概念的著作分為五大領域 ,除了海德格良 知與罪責概念專書(例如,D. Misgeld [1938], Schuld und Moralität ) 以及《存有與時間》評注專書兩大領域之外 ,涉及海德格實踐哲 學的專論大多論及《存有與時間》良知現象,例如,G. Prauss (1977): 論《存有與時間》的良知現象 41 有與時間》良知概念的性質與功能。根據 《存有與時間》§59 的定義,「良知是來自在世存有不在家狀態的(Unheimlichkeit ) 操心的呼喚(Ruf der Sorge ),這呼喚將此有喚至最本己的能 3 ,而要求此有(Dasein )本 罪責存有(Schuldigseinkönnen )」 4 真地操心 。由於本真的操心的意義即是時間性(326 ),加上 海德格是在探討本真的整體能在與生存整體性之後以良知作 為本真能在(能存有,Seinkönnen )的見證,同時並見證先行 向死(Vorlaufen zum Tode )與本真能在所具有的本質聯繫, 因此本文有必要先探討生存整體性和時間性 ,以闡明良知現 象的見證功能與過渡 (trans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