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系列之一-中国嘉德.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书票系列之一-中国嘉德

藏书票系列之一: 风自海上来 ? 丁玲 \ Ding Ling ? 9月间,来自波士顿美术馆的中文古籍拍卖在掌声、喝彩声中落幕,佳音未远,尚有余韵袅袅,留待追觅。 这批古籍,白纸莹然,墨色清新,固然难得,未料扉页中另粘有小小画片,精致可爱,令我大为好奇。 一一探究,方才明白,这便是西洋赫赫有名的“藏书票(Bookplate)”了。 藏书票,又称Ex Libris,语出拉丁文,意即“予以藏之”。是小小一张卡片,约10厘米见方,印有花卉图案及藏家姓名,贴于书内,以示私有珍藏,票面常印有拉丁文Ex Libris,由此而得名。 中国嘉德通用纪念藏书票 China Guardian Commemorative Bookplate 13.2×8cm. Igler(刺猬) 德国 Igler,Germany 波士顿美术馆藏书票 美国 Angel Herald Book Collection Bookplate, Germany 天使纹章藏书票 德国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Book Collection Bookplate, USA 藏书票大致分为四类: 一类是“手绘藏书票”,票面由画家一幅一幅绘制而成,此类藏书票并不多见。 一类是“版画藏书票”,由版画家制作,此类最为常见。版种可分为凸、凹、平、漏四种。凸版以木板居多,凹版多使用铜、铅、锌等金属材料,平版多为石版,漏版又称孔版、丝网版。 一类是“通用藏书票”,此类藏书票可以大量印刷,并不标明票主,而是留有空白作为票主签名之地。中国嘉德古籍通用藏书票正属这一类。 一类是“电脑藏书票”,可由个人使用电脑软件进行制作,大量生产。 藏书票缘起德国,最早一枚,多半认为是1450年(一说1470年)制,为Jonhannes Knabensberg 所有,署名gler(刺猬),画有刺猬嘴衔野花,踏落叶而行,上悬缎带写有德文,译即“慎防刺猬随时一吻”,以刺猬之吻告诫窃书者,以示藏书珍贵,谐有趣。 又说最早一枚藏书票始自德国勃兰登堡(Brandenburg)家族,约在1470年(一说1480年),画一展翅天使手捧纹章,并无藏书文字。据设计图原稿的拉丁文字记载,其时勃兰登堡家族赠书于某修道院,专为此而印制了这天使纹章藏书票,想来天使所捧的正是这显赫家族的纹章。 15~17世纪的欧洲,科技尚不发达,教育也未普及,书籍印量较少,唯有皇室贵族与教会等显贵阶级才得以收藏书籍并使用藏书票,象征爵位权势和门阀财力的纹章徽志,自然在藏书票的图案里占据中心位置,构图严谨,华贵庄严。而活泼随意如Igler(刺猬)的藏书票,则甚为罕见。 然而随着丰衣饱学的中产阶级慢慢崛起,藏书票的画面也日渐生动丰富起来,仕女花草、文房案头、山水景致,无一不可入画;铜板镌刻技术进步神速,笔下画面愈发细腻精致,字体疏密随心所欲,精致典雅的藏书票一洗纹章徽志的迂阔奢华气息。 与此同时,藏书票步出德国,渐行风靡于整个欧洲。英国的藏书票简洁单纯,以对称的花纹构成平稳的风格;意大利的藏书票则深具洛可可风格,华美富丽,与其建筑风格相似;法国的藏书家原本一贯将其华丽的藏书章烫印于书籍封面,而新流行起来的藏书票也延续了其华贵精致的风致。 18世纪之后,藏书票更远涉重洋,在美国、日本成为藏书人的新宠。美国的藏书票后来居上,其普及与数量远远超越了欧洲诸国。明治初年的日本,已出现了第一张纯西洋风格的藏书票,而日本喜好新奇的藏书家也舍弃了惯用的藏书章,开始大量使用藏书票,并由纯粹模仿西洋风格,渐渐形成独特的东洋情韵,与西方藏书票大异其趣。 国人最早使用的藏书票,经台湾吴兴文先生考证,发现于1913年版的《图解法文百科辞典》(Petit Larrousse Illustré)封面内页。画面上是一书生展卷阅读,四周古籍散落,脚畔备有行囊与长剑,或寓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此书扉页上写着:“关祖章藏于美国纽约州特洛伊城第八街一七七号,仑斯勒(Ronsselaer)工艺学校,一九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该枚藏书票由此得名“关祖章藏书票”。 此后,中国藏书票经鲁迅的提倡和指导,叶灵凤、唐弢的介绍和宣传,李桦、杨可扬、李平凡等的潜心钻研,蓬勃发展,延绵至今,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意蕴情趣自成一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