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谭评点与钱笺对清初杜诗阐释的开启-东华大学
東華人文學報 第十期
2007 年 1 月 頁81-106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鍾、譚評點與錢箋對清初杜詩闡釋的開啟
*
陳美朱
提 要
晚明鍾惺(1574-1625)、譚元春(1586-1637)兩人共同編選的《唐詩歸》,
在明、清之際頗具影響力,也使得鍾、譚評點杜詩的內容,經常被清初詩評
家所引用與批評。而錢謙益(1582-1664)以鉤稽考核史事的方式來闡明杜詩
內涵的箋注特色,對清代學者註解杜詩亦有重大影響;其箋注杜詩,屢屢抉
發詩中「譏刺」之意,也甚為時人所批評、訾議。
有鑒於鍾、譚評點杜詩與錢謙益箋注杜詩,對清初杜詩闡釋有重大的影
響力,堪稱是清初杜詩學的研究基礎,故本文除了論述鍾、譚評點與錢謙益
箋注杜詩的差異外,亦擬透過清初詩評家所引用鍾、譚評杜與錢氏箋杜的內
容,來突顯兩家闡釋杜詩所為人接受的特色;而鍾、譚與錢氏論杜,又分別
有哪些部分遭人詬病、批評?從中不僅有助於理解兩家評論杜詩的要旨與缺
失,對於清初杜詩學的發展脈絡,也當有整理爬梳之益。
關鍵詞:鍾惺、譚元春、錢謙益、杜詩、清初
*
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81
東華人文學報 第十期
鍾、譚評點與錢箋對清初杜詩闡釋的開啟
一、前 言
明季鍾惺(1574-1625)、譚元春(1586-1637)評點杜詩之作,見於兩人
所共同編選的《唐詩歸》1卷十六迄卷廿二,是有唐詩家中入選詩作最多者。
由於《詩歸》一書在明、清之際頗具影響力,證諸錢謙益(1582-1664)所云:
2朱彝尊
「《詩歸》盛行於世,承學之士,家置一編,奉之如尼丘之刪定。」
(1629-1709)亦言:「《詩歸》既出,紙貴一時,正如摩登伽女之淫咒,聞者
3
皆為所攝。」可見本書在當時風行的盛況。連帶的,鍾、譚評點杜詩的內容,
遂成為清初詩評家在闡釋杜詩時引用與批評的焦點之一。至於錢謙益的《杜
4
工部集箋注》 (簡稱《錢注杜詩》),雖在乾隆時期遭到禁燬,但錢氏藉由鉤
5 、「一
稽考核史事以闡明杜詩內涵的箋注特色,不僅在清初有「杜詩注第一」
洗從前註家之陋」6 的稱譽,近人周采泉更推崇道:「有清一代,學人註杜,
7
蔚然成風,未始非錢氏倡導之力也。」但相對的,由於錢氏箋杜屢屢抉發詩
中「譏刺」之意,加上降清貳臣的背景,其箋杜之作遂被安上「傷教害義」、
「壞心術 、墮詩教」8的罪名 。而在上述正、反兩極評價背後 ,寓含的是錢謙
1 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1997)集部第338 冊。
2 錢謙益,《列詩集小傳》(台北:明文書局,1991)丁集‧中,〈鍾提學惺〉,頁610 。
3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卷18 「譚元春」條下,頁563 。
4 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集部第40 冊。
5 陳僅《竹林答問》云:「杜詩注自當以錢箋為第一。」收於《清詩話續編》(台北:藝文印
書館,1985),頁2253 。
6 王琰,〈杜詩會 序〉,收於張遠《杜詩會 》卷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 冊。
7 氏著,《杜集書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內編卷4 ,頁155 。
8 潘耒,〈書杜詩錢箋〉,謂錢箋譏刺主上之說,是「傷教害義之大者,謬說流傳,或至壞人
心術。」《遂初堂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50 冊)卷11 ,頁30 。而浦起
龍〈洗兵馬〉詩後評也呼應潘耒的論點,除長篇引述外,並言:「錢箋此等,壞心術、墮詩
教,不可不辯。」《讀杜心解》(北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