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诗人”诗词之旅.doc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诗人”诗词之旅

9月2日??? 星期五??? 晴 走近诗人——李白之旅 又到开学之际,继续跟班,带这个班级,转眼已是第三个年头,我们的诗词之旅已走过了整整两年的时间,继“走过四季”、“走遍神州”之后,这一学年,即学生毕业前的这一年,我们的诗词之旅将走向何方? 如果说“走过四季”是顺应天时诵读诗歌,“走遍神州”是利用地利学习诗歌,那么,第三年,我们将完成“天、地、人”这样一段完整的诗词之旅。三才者,天地人,这一年,我们将走近一位位中国诗坛上文采斐然才华横溢的诗人,中国是诗的国度,历朝历代的诗人煜煜生辉,多如繁星;经验告诉我们,短暂的一个学年,我们根本无法穷尽,与其面面俱到却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不如静下来慢慢走近几位诗人,读读他们满齿留芳的诗作,触摸他们复杂远古的心情,了解他们或悲或喜的人生,走一段尽量深入而细致的旅程。 而唐宋时期的诗人则又是华夏诗人中的佼佼者,因此,本学期我们将把精力放在几位最为著名的唐朝诗人身上,下学期则是宋诗。 讲起诗人,诗人中的诗人,最熟悉的诗人,最好的诗人,是谁?同学们脱口而出的便是——李白。说起李白,只要你是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 这段诗词之旅,我们就从这位最伟大的诗人开始。昨天是开学第一天,学校统一收看教育部的“开学第一课”,因此,班级里真正的“开学第一课”只能从今天开始,今天早晨,我早早来到班级,迎着还很酷热的朝阳,和同学们开始了第一课:走近李白。 首先,我请学生猜了几首谜语诗,如: 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白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岐。 这些谜语诗,我们都诵读过,今早只是作为一次有趣的复习罢了。我又给学生介绍了《红楼梦》第22回贾元春作了一首关于爆竹的谜语诗: 能使妖魔胆尽摧, 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首相看已化灰。 今天的诗歌诵读,我们也从李白的一首谜语诗开始: __________ 唐 李白 雨打灯难灭, 风吹色更明。 若飞天上去, 定作月边星。 ——谜语诗(猜一小动物) 哈哈,这个谜面并不难,大家一猜就中——萤火虫。萤火虫,同学们可不陌生,暑假的夜晚,萤火虫常会一闪一闪地提着它的小灯笼在草丛中飞舞。而这首有趣的谜语诗啊,是李白小时候所作,形象生动,想象奇特: 据说,小李白有一次跟随父亲参加一个聚会,父亲的朋友看李白长得眉清目秀、听说李白聪颖异常,于是请小李白模仿曹植的七步诗,即兴赋诗一首,于是小小的李白略微思索一下,随口吟出了这首诗,在场的人听后无不惊为“神童”! 这只是一段人们衍生出来的传奇故事而已,李白之名缘何而来,为何不叫李黑?学生很感兴趣,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长庚星,就是民间所说的太白金星,李白因而字太白。 李白其人,因太出名,自古以来,关于他的传记很多,我建议学生购买阅读一些介绍李白的书籍,比如我暑假里购买的《李白传》等,当然著名的历史学家李长之的《李白传》是目前最好最可靠的传记,是他所著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和《李白》两书的合集,也可一看。 相信随着这段诗词之旅的深入,同学们对李白会逐渐熟悉而亲切起来! 9月5日?? 星期一?? 晴 少年“不遇” 李白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非凡的诗才,偏僻的青莲乡已无法满足这位天才旺盛的求知欲,于是开明的父亲把他送到离家乡不远的地方——昌隆县北郊的大匡山。此山因其形貌如“匡”字而得名,这里云雾缭绕,山明水秀,清潭翠竹,景色极佳;隋唐时即建有大明寺与匡山书院,是读书深造的好去处。 爱寻幽探古的少年李白常去拜访山中的道士法师,向他们学习剑术,研究道家经典,李白后来之所以称为“诗仙”,沾染了一些仙风道骨,大概与此段经历有关吧。 有一次,李白听说山上的戴天观中有一位老神仙,已经一百多岁了,却仍是鹤发童颜,身手矫健,登山越涧如履平地,于是他便兴致勃勃地前往拜访: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 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在林间常见到小鹿,到溪边时,已是正午,却听不到钟声。来到道院前可道士不在,只见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人不知去了哪里,吾焦急地倚着两三松。 这是一首五律,今天为什么要选这一首诗诵读?据研究李白的专家们考定,此诗写于唐代开元初年,当时诗人还不到二十岁。这首诗,在按年代顺序编辑的李白诗集中,常被放在第一篇,似乎是诗人留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 上一首关于萤火虫的那首李白诗,还无法考证是否真是出自李白手笔,有可能是后人附会依托之作。 先看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