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北斗语文课.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北斗语文课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文 / 薛佩之(中国地质大学) 此刻,长夜已逝,晨光熹微,依稀看见窗外几只蝴蝶,相与翩跹而过。 记忆里高中时课间私下的闲谈中,邻座向来文艺的女生不止一次地说过:“倘若时光倒转千年,走回诗经的时代,哪怕只是遥遥地一眺那个丰神俊逸的男子,那便此生无憾,吾愿足矣。”彼时的众位同窗,依然陶醉在《逍遥游》所描摹的广大无穷世界之中,是故多有赞同者,脸上流露的神情分明是与有荣焉。 只是现实或许要令我们大失所望,那个乘物以游心的男子并不是藐姑射的神人,窘迫时要向监河侯借米的他只不过是一介衣褐老农,面庞之上深深的褶皱映射着田地上的阡陌纵横。 他只不过是一个人,立身于苍穹大地之间,犹如一只野龟曳尾于泥淖涂中。 风尘模糊了漆园小吏的面容,也黯淡了南华真仙的辉光。穿越两千多年的岁月,庄子从未这般如此真实地静立在我们身侧。依旧鲜活如斯的《逍遥游》几乎还带着上古先民律动的脉搏,磅礴天地之气扑面而来。 诚如方东美先生所言:“庄子之形上学,将道投射到无穷之时空范畴,俾其作用发挥淋漓尽致,成为精神生命之极诣”,堪称瑰丽的寓言与卮言从开篇始,便肩负起表达庄子形上学意涵的重任,诗歌与隐喻交替浮现的比兴手法亦是将鲲鹏展翅中蕴藏的庄子之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已然挣脱了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逍遥游乎无限之中,遍历层层生命之境界。 这逍遥,早已不是消摇了。 鲲鹏般神异的生灵,唯有渊深广大的北海才能涵养而出,养精蓄锐之余历经形态变幻,犹且亟需大风培负鼓送方能扶摇而上。“是必深畜厚养,待时而动,方尽大圣之体用。” 大鹏优游自适的姿态与下文聒噪不已的蜩与学鸠相映成趣,由是亦可看出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春或是殇子与彭祖相提并论时的荒唐滑稽。 这样的“小大之辩”在中学的课堂里往往会被着重于一个“辩”字,由此凸显庄子所谓之“齐大小”、“均异趣”。然而当下反观,不难发现大鹏能适其性,而小鸟却不能自适自安。能自适其性者,因其德全,不能自适而私心妄动者,因其德阙。是故“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言得之。 逍遥游的归旨无外乎一个人参破功名利禄与权势显贵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悠游自在,无所挂碍的境地。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所言亦如是。 不妨将目光再次回转到高中时回忆到的断片,当时的我们仍旧不解逍遥之真谛,如同五十步笑百步的宋荣子,尽管不再囿于世俗偏见颇有所获,却不曾细想自己是否又囿于自己内心的成见,因此不能御风而行乃至御六气之辩。 世俗之外宋荣子犹然笑之,宋荣子之外列御寇御风而行,列御寇之外尚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么,至人、神人与圣人之上呢? 人之所以不能顺从自然的天性,可以追溯到物我对立。纯粹从自然感情出发而言,人总是不自觉地以自我为参照物,从而无法逃离自我中心的局限,给万物以有形的干扰,自己也会同时受到外物的牵绊。这样的现实使得逍遥游中至人、神人、圣人的目标势必永远无法达成,即便是庄子自己也不能。 逍遥所需秉持者非惟扬弃我执、消除偏见的意愿,个体的独特性势必要被保留。这也正是巴拉苏拉姆所推崇的自由。 个体独特价值的寄托并不属于“肉身我”、“认知我”的范畴,而是所谓的“真宰”。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这是宇宙主宰,也是自然之性。缩小到个人,可谓赤子之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 于是儒道两家在这里交融,孟轲论离娄,老聃讲道德,唯有庄周不语,恍惚间躯壳便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酣然入睡的孩童,而心神早已栩栩然胡蝶也。 所以庄子始终并没有产生精神的优越感,我们与他之间并没有一道巨大的鸿沟,他有血有肉、气息丰盈地站立在我们身侧,几乎触手可及。 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纯粹朴素的心灵,方才使得实现在异质观点中交流成为可能,这是庄子对于今人最大的启发与教诲。从逍遥游的理想出发,欲达到超越表象的内心醒悟,最终达到存在的本源,获取对于宇宙与人生的宏观认识就依赖这种沟通异质、互通有无的能力。 而庄子首创的所谓“内圣外王”(《天下》)的人生终极追求,最终也为儒家所接纳,成为古典时代士大夫的终极理想。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将逍遥的理想推广开来,我辈学人当铭诸座右。 纵览《庄子》中充满瑰丽想象的言谈,《庄子》凭借那些千姿百态的高士仙人、山精水怪在与《论语》、《孟子》乃至苏格拉底语录体形式的对比之中孑然鹤立。后者中的对话更近于同质性的对话,而唯有在《庄子》书中,可以看到它不停地运用异质性的对话来表达人间哲理。 在中国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庄子的思想犹如一条渡船。如陈鼓应先生所说,佛学进入中土,道家有接引之功,庄、禅的融合更在隋唐产生了辉煌的文化成果;北宋儒学明确排斥佛老,却暗中援引庄子,无论在理论的建构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上,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