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一)先秦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原始社会:以物易物 商周:“商人”出现 商业由官府控制 货币为贝币 (二)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对外贸易发展; 商人成为四民之一; 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成都) 货币由多样到统一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商 贸: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展(市舶司) 市的发展:城市中“市”“坊”严格分开; 草市发展成地方商业中心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金融方面:柜坊和飞钱出现 史料2:崇仁坊“一街辐辏(fú còu,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三)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海外贸易发达,元代泉州是当时国际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 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空限制 草市已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情况 城镇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 商帮、会馆出现 江南大批市镇兴起(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商业江南的文人生存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与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从明代中期的吴门画派开始,文人的作品逐步具有了商品属性。到清代扬州八怪更是靠书画来谋生。郑板桥公开开出自己的书画价格(时称“笔榜”):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清代袁枚以文换钱,还宣传自己如何得到公卿赏识以抬高文价。袁枚给某盐商题跋22个字(乾隆五十七年某月某日随园袁枚印,时年七十有七),得了2000两银子,成为最善经营文化产业的文人。 真题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海外市场拓展逐渐减少,朝贡性质浓厚; 对外贸易出超。 文人与利关系密切,文人作品逐渐商品化 影响:冲击贱商传统; 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 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并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1、联系: 2、阶段: 3、组成: 4、管理: 5、趋势: 6、地位: 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商人地位低微,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 * 瓦肆: 乔家大院是在山西屈指可数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在中堂”旧院的基础上,收集具有汉民族习俗,代表晋中地区民俗风情的陈列品建设起来的。占地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有院落19进,房屋313间,整个院落设计别具匠心,平面布置为“双喜”字,就连房顶上140多个烟囱也无一雷同。   古代商业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说说商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其时男务耕耘,女勤蝉织,以为衣食之源,而用以互相交换,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咬文嚼字:“无商不奸”还是“无商不尖”?   “无商不尖”,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说。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