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高考历史广东专用一轮复习教程必修21单元3课农课件.pptVIP

2013届高三高考历史广东专用一轮复习教程必修21单元3课农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A。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人们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商业发展,这说明商业地位有所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选A。 5.(2011年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唐朝天宝二年,鉴真第二次东渡日本,在扬州采购的物品中,有麝香、沉香、龙脑香、安息香、毕钵、诃梨勒、胡椒、阿魏等香药近千斤,多是外来物产。这说明扬州 ( ) A.成为最重要的外贸港口 B.商业地位超过长安 C.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 D.是当时外来物品集散地 【解析】D。在扬州中采购的物品多是外来物产,说明其海外贸易发达。A、B、C三项均无法从材料中得出,选D。 6.“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与材料记录的内容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出现职业商人与最早的货币 C.坊市分置,官府直接管理市场经营 D.工商食官 【解析】A。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宋代,B、C与D皆早于宋代产生,A正确。 7.(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抑而取给者。 ——桑弘羊(西汉昭帝时的御史大夫) 材料二 “郡国多不便(注‘不便’意指指责)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买卖之。” ——《史记·平准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国家为加强盐铁的管理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经济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 (3)结合这些问题,谈谈你对第(1)问中提到的经济政策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实行盐铁专卖(或官营)制度。 (2)问题铁器质量差、价格高,政府强买强卖。 (3)认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实力,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使社会活力受到压抑。 【解题方法指导】 材料解析要善于对史料进行知识迁移,也就是要将史料与所学内容有机结合,据此找出考点。如第(1)问通过材料的出处判定此题考查西汉经济,然后根据问题中提及“盐铁管理”即可联系到汉武帝时实施的“盐铁专卖”。 一题多问时,各个问题之间也有一定关联。如本题第(3)问就必须在解答第(2)问与第(1)问的基础上才可完成。对一个政策的认识,必须客观公正,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针对训练1:(2011年天津文综)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解析】A。本题考查宋代商业发展状况。从材料看出,东家经营农业,西家从事丝织,西家将丝卖掉后买新谷,说明商品经济发展,选A。 [备选题] (2011年北京西城区期中)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城乡贸易交流频繁 C.集市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 D.农业相关产品交易量大 【解析】D。本题考查宋代商业发展概况。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从未占据主导地位,A不对;材料中反映市场交易多为农副产品,不能说明城乡贸易交流频繁;交易仍有一定时间限制,C也不对;D正确。 针对训练2:(2011年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其他几个的是( ) A.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B.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富绅,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C.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皆本也 【解析】D。本题考查古代经济思想,需要较强史料阅读能力。据史料:A、B、C三项皆为农本思想,D项则反映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选D。 [备选题] (2011年泰州中学期中)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 ) 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C.“重租税以困辱之” 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解析】D。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韩非子认为商人是国家的蛀虫,这是重农抑商思想。A、B、C分别体现了封建政府从社会生活、政治与经济等方面对商人的限制,与之相符合。D则强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