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交平台的红包功能是抛砖引玉,而发红包行为却是隔靴搔痒
论文类别:计算机 - 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6/3/21 15:39: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摘要:红包,是社交场景化的产物,是多种社交场景之一;社交,则
是红包得以迅速发展的源头,发红包是为了和别人打交道。
遥想当年,红包就是春节时期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而发红包则是一种喜庆
的习俗,象征着来年好运相随;顾及现今,红包被加上了更多的社交元素(以表
感激、礼尚往来……),但不变的仍是这封塞在红纸里的礼金。随着21世纪信
息技术浪潮袭来,红包也融入了互联网的元素,无论是微信、QQ等社交软件,
抑或是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工具,都猛然地把红包放进手机小小的屏幕上。移动
互联下的社交红包之战,一触即发。
根据企鹅智酷发布的互联网红包报告,截止2016年1月,互联网红包在城市
手机网民中的认知率为93.2%,渗透率为89.5%,相当于每100个知道的人中有
96个人会使用;高频使用率为58%,即是每100个曾经使用过的人中有65个人
经常会用。红包普及已超额完成,越来越多人 “深陷”红包大坑。
另外,对于用户 “首次”使用互联网红包的场景,有80.8%的货币互联网红
包用户,通过收发信任人群的红包,开启了互联网红包之旅(亲朋同事互发货币
红包为51.6%,社交群里抢发货币红包为29.2%)。可见,因为社交需求,很多
人献出了发红包的 “第一次”,社交和红包有着颇为紧密的联系。
社交究竟是什么?
人是社交的动物,每天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交行为。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交
和红包之间有着何种关系,有必要先看看社交究竟是什么?百度百科对社交的
解释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
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由此可知,决定社交的三个关键点是通过一定的媒介、
有互动、具有目的性。
媒介。文字、声音、图片等等,这些都是社交的媒介。没有这些载体,信息
就不能在人们之间传递,社交这一说法也会不复存在。红包,或者说红包里的
数字,算是一种特别的媒介。尽管红包本身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意义,但是其隐
藏的内涵却是十分丰富的。
互动性。A把信息传递给B,B获悉后应该把信息反馈回A,然后A再根据B
反馈的信息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互动。不然,A把信息传递给B
后就如石沉大海一样没有回响,何来社交的说法。把红包发送出去后,接受者
通常会以各种形式(文字、回馈包等)以表感激,这确实互动十足。
目的性。社交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如果不是为了获取某种东西(愉悦感、物
质、排解寂寞等),基于人的懒惰性,他是不会以时间、精力等为代价来和别人
打交道的,而蕴藏在红包背后的则是金钱驱动的利益关系。
也就是说,收发红包的确是一种社交行为。红包,是社交场景化的产物,是
多种社交场景之一;社交,则是红包得以迅速发展的源头,发红包是为了和别
人打交道。
抢红包是兴趣社交
按照人际关系的强弱,社交可以分为熟人社交、半熟人社交以及陌生人社
交。而与看电影、听音乐、玩摄影一样,收发红包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兴趣,是
基于偏熟人关系的兴趣社交。之所以说它是兴趣社交,因为人们是由于红包这
种娱乐消遣、节日喜庆活动而聚拢在一起,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互动的。
然而,兴趣社交的社交关系是脆弱的,一旦打破,就很难再次黏合起来。
《怪诞行为学》一书中就指出过,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其中
一个世界由社会规范主导,另一个则由市场规范来制定法则。前者是友好的,
不要求即时的报偿;而后者意味着利益比较和及时偿付。此外,一旦社会规范
与市场规范发生碰撞,社会规范就会退出。换言之,社会规范很难重建。
小包怡情,大包伤身。如果收发红包仅仅是作为一种节日喜庆的互动,是由
社会规范所主导的,由于它是基于社交而发展的,那么就会对社交有一定的刺
激作用,这种反作用力会推动社交关系的沉淀,推动社交产品的壮大。不过,
倘若收发红包的行为从社会规范范畴变成市场规范范畴,即是涉及更多的利益
关系,那么这对社交关系抑或是社交平台而言,影响都是恶性的,甚至会令到
关系破裂、平台臭名昭著。
所以说,如何在 “抢红包”之潮爆发后还能够维护好社交关系,是一个重要
的课题。
红包过后,一地鸡毛
回顾过去一个多月前的除夕夜 “红包大战”,支付宝 “咻一咻”互动的总参
与次数达到了3245亿次,是去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微信全球 “摇一
摇”的总次数超过了110亿,22:34这一分钟春晚摇一摇互动出现峰值达8.1
亿次/分钟。为了获得更大的曝光度,商家们都对 “摇一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文分级阅读测评系统.pdf VIP
- 油气勘探风险评价与决策技术:方法、应用与创新.docx VIP
- 六朝古都齐聚首 烟花三月下扬州.doc VIP
- 深圳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疑难解析.doc VIP
- 铜绿假单胞的治疗药物选择.ppt VIP
- ASCO300系列开路切换自动转换开关ATS.doc VIP
- ASCO300系列.pdf VIP
- 项目一集控运行职业岗位认知课件.ppt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25).nRF52840的硬件测试.doc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16).nRF52840的硬件设计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