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谈谈新版支付宝.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谈谈新版支付宝 论文类别:计算机 - 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5/7/20 10:10: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这两天,支付宝9.0的更新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新加入的 “商 家”模块和 “朋友”模块,网友调侃支付宝要整合大众点评和微信。而作为一 个产品人,碰巧也在社交金融版块,我来说说我的认识。 不用多说,支付宝这次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一是场景、场景、场景,二是 社交、社交、社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先说场景,支付宝做本地服务,产品上是有可行性的。 首先,虽然商家和点评UI上很像,现行产品主体是折扣,先消费再支付(接 着估计不会排斥先支付再消费)。从用户认知上,本地服务和支付场景可以连 接,产品衔接紧密;(类比淘点点的失败,支付宝对本地服务的囊括远远大于手 机淘宝,用户激活和应用场景相同,而淘点点则不然) 其次,用户的支付频率大于本地服务频率,加上支付宝本身拥有庞大的用户 基数和口碑,几轮土豪式的补贴教育可能立竿见影。 然后,商家内容靠地推补足(蚂蚁60亿重启口碑网),有可替代性,不形成绝 对壁垒。 对于用户而言,支付宝做本地服务减少了用户的操作半径,如果运营得当, 两者结合提高了效率,产品角度确实是有弯道追赶 “大众点评”们的可能。但 是本地服务运营很重,其中大众点评,美团等都已羽翼丰满,后续高下难说。 来往失败,阿里还是想寄托支付宝的用户基数做社交,推导起来就很困难。 阿里的社交一直做不出好的产品,从旺信到来往,再到今天的支付宝,希望 把一个工具强行打造成社交产品必然不行。 第一、社交频率是远高于支付频率的(其实支付宝最高频的是余额宝),增加 社交元素可行,但是演化出社交平台不行; 第二、支付宝工具属性太重,关键业务太多,不能舍弃, “朋友”不可避免 成为附属,沦为工具平台的 “工具”,社交怎么强的起来呢? 第三、社交和支付的衔接不比本地服务和支付的衔接,本身不是强需求。但 做本地服务就必然接着支付,社交则不然,因此影响有限; 第四、社交中的 “内容”必须用户创造,现有微信,手Q等生态太成熟,用 户的迁移成本太高。而且社交本身是不能创造出来的需求,一定满足某种普遍 需求。 这次改版中最受关注的是——社交金融的场景延伸。像当初微信加入微信钱 包引入支付一样,支付宝通过借条,收费群进入战场。就这次最受好评的是 “借条”,我们在微信生态中也做了这个产品,进一步展开聊一聊。 究竟“社交+金融”还是“金融+社交”更顺畅? 借条本身也是工具属性,支付宝和借条还是很匹配的,加之天然的支付优势 和庞大的用户基础,朋友之间支付完成后提供借条,通路。但是,想象的场景 或许不太能如愿…… 关键又回到社交!支付宝希望用户在 “朋友”里聊天,然后形成借钱场景, 随后发起借条……显然,这个场景有点一厢情愿。现实中更多的会是用户通过 QQ或者微信聊天,甚至电话短信,在确认了借款意向后,再使用借条。同样是 借条产品,在微信生态上加借条显然强于支付宝上加借条。 另外,为借钱贴了标签、加入凭据和还款提醒,配合芝麻信用分提高借款人 违约成本,一定程度上会解决还款的问题。但这还是仅仅是传统玩法,社交金 融最具想象力是社交介入后的去中心化,而凭证只是出借人痛点中较弱的一 环,微信社交链具备天然的口碑环境,产品上融入社交负担可以衍生出全新的 风控机制。 社交金融更多的需要社交去反哺金融,而很难是金融来反哺社交,这个是我 们推演过很多次得出的结论。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服务号+H5的框架深度绑 定微信,而不是自己做APP,也没用支付宝服务窗的最重要的原因。 最后再侃两句:就借条产品本身解决借款尴尬和习惯而言,出借人的痛点还 很多。初期还需要更多的服务和付出,所以我在做借点儿时把服务做得更重一 些,除了凭证,提供更全面的到期提醒服务,从微信、短信再到呼叫中心的人 工提醒,到成立法律援助基金,提供从律师函、取证以及标准化的诉讼支持。 为社交中借贷行为建立准则,从而改变借钱方式。当然这一切并不是说我们比 支付宝更厉害,只是因为我们专心只做这一件事情所以想得更透,投入更大。 那微信上面的借条又会是什么样一种用户体验呢?发个截图感受下。 (来源:tech2ipo创见) 声明: jisuanji/wangluoyingxiao/201507/462246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