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到凋零的十大互联网公司.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盘点:从辉煌到凋零的十大互联网公司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9/20 18:59: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25天,有人为互联网公司确定的 “生死考验期”竟然这么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我国网站总数达到 357万个,半年内的增幅为6.6%。另还有百万级的APP等移动端应用软件正在 抢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关注度。“血海”中,一个互联网服务能否活下 去,只有25天可供试验——如果25天后还不能赢得用户,就可能失去未来。 然而,盘点近年来的互联网行业,会发现25天其实只是互联网企业必须面临 的第一道坎。不少公司不仅在25天内一炮打响,还成为红极一时的典范。但过 不了两三年,又迅速陨落。他们中既有本土原创企业,也不乏外资巨头。究其 失败的原因,或是 “吹牛皮,扯大旗”,或是一味 “烧钱”,或是忽视用户感 受,或是缺乏线下管理能力……从辉煌到凋零的数据背后,是互联网企业必须 汲取的教训。 1、中华网 一句话点评:互联网喜欢新概念,但只有概念没有实质服务,只能是泡沫。 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华网,拥有一个响亮的名称,并且是第一家打着 中国概念、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互联网公司——而且早在1999年,比马云的阿 里巴巴早了足足15年。 即便如此,在群雄逐鹿的互联网世界,响亮的名称、辉煌的历史,并没有让 中华网成为国内第一大门户网站。相反,早在2004年,中华网就被甩出门户网 站第一梯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核心业务。更糟糕的,2011年、即上市12 年后,中华网宣布破产保护。 从中华网的发展历程看,做过门户网站,也试水过软件开发、游戏产业,更 不缺少资本运作。这也让中华网旗下不乏社交网络、网络视频、电子商务、软 件服务、信息服务等所谓互联网行业的热门领域。但遗憾的是,不论是哪一 项,中华网都是浅尝即止、点到为止。尤其在处理服务拓展和资本运作的关系 上,中华网倾向了后者,从而在越来越强调服务和功能的互联网战场上丧失了 竞争力。 几经转手和重组的中华网,如今的股东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广台网络台 旗下的经营公司,网站的影响力与上市之初不可同日而语。 2、3721 一句话点评:忽视用户体验,用户就会给你颜色看。 在被冠以“流氓软件”之前,3721也曾辉煌过。在1998年创办时,选择 “三七二十一”作为名称,蕴含的就是简单、便捷的意思。所以在最初的市场 反应中,网友们颇为认同3721的中文网址功能,3721也成为能与百度抗衡的 另一个搜索引擎。与此同时,注册3721网络实名也成为企业上网的第一步。 但正如3721创始人周鸿祎的比喻——好比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在抢夺客 户时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3721通过IE地址对个人电脑的全面入侵和强制 使用,使得周鸿祎背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恶名,3721的用户支持度也直线 下滑。而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用户的口碑将直接决定企业走向,这既是 因为市场上的替代服务众多,也是因为用户只要一个 “下载”动作,就能与企 业彻底说再见。 在3721的失败中,还有中外互联网企业理念不同、海外互联网巨头水土不服 的缘故。2003年,周鸿祎将3721卖给雅虎,是希望利用 “洋巨头”雅虎的资 源让3721更上一层楼。但雅虎显然不懂中国市场,周鸿祎不仅没法利用雅虎的 资源服务3721,反而因为外资的干预导致3721加速没落。2009年初,雅虎中 国承认放弃3721。 3、ChinaRen 一句话点评:即便拥有行业的先发优势,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速度,也只有 死路一条。 那些年,ChinaRen是追忆 “那些年”的集体聊天室,是失散校友的重逢地, 也是笔记本电脑刚刚普及时,网民最常打开的网站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以校友录为主要功能的ChinaRen不仅承载着校园的美好回忆,本身也成为70 后、80后网民经历中不可抹去的记忆。 从相关数据看,自1999年创办后,ChinaRen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成为中国 第一个最大的年轻人社区。所以,当时如日中天的搜狐立刻将其纳入旗下,认 为可以通过ChinaRen 的人气,帮助搜狐壮大。 可惜,ChinaRen至此 “死”在了“第一个”和 “最大”上。被搜狐收购后的 ChinaRen,始终缺乏有新意的功能,也不能顺应网民的需求而有所改变。同 时,随着QQ空间、MSNspace、博客等新业务的出现,网民对社交的需求很快从 “集体”、 “交流”向“个人”、 “展示”转变。相比之下,校友录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