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互联网”浮夸显现核心在于这个“”.pdf

分析:互联网”浮夸显现核心在于这个“”.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互联网+”浮夸显现 核心在于这个 “+”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4/2 9:47: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最近, “互联网+”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但是泡沫的聚集也越来越明 显。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需要提高警惕,谨防互联网+的浮夸风显现! 百度一下, “互联网+”的搜索结果高达上亿条。A股更是吓人,据中金统 计,互联网概念较为集中的创业板指数市盈率估值已经高达88.2倍,市净率估 值达到7.3倍,已经接近纳斯达克泡沫顶点水平。 还有一个信号也显现出 “互联网+”的泡沫。那就是在投资界,开始出现 “冬 天即将到来”的言论。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的 《警惕,C轮死!》的文章指出, 2014年拿到A轮融资的公司有八百多家,拿到B轮融资的有两百多家,这一千 多家企业中会有很大一个比例需要在2015年去拿C轮。假设2015年还是只有 不到100家拿到C轮,这意味着90%的创业者可能需要直面 “C轮死”的可能。 这说明,在天使轮、A轮中的泡沫有多严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浮夸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大家对互联网的作用过分夸大 了。无论是之前的 “互联网思维”,还是现在的 “互联网+”,都是强调互联网 在对传统行业改造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然而,我们如果仔细剖析一下所谓的 互联网精髓,发现和传统的思维模式并没有根本的不同。例如所谓的 “用户参 与”,和很多企业所强调的以客户为中心并无不同。小米的 “让用户参与”和 诺基亚的 “以人为本”说得都是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小米成功了而诺基亚失败 了,很大程度上是诺基亚的团队出了问题。又比如口碑传播,从古至今其实都 是这样的,都是要做性价比高的东西,然后通过口碑传播带来辐射。 应该说,互联网所做的是对传统行业的做法进行了加速和升级,并没有从根 本上改变传统。例如,电商对零售的颠覆就在于消除了中间经销商的环节,所 以实现了成本的降低。但是,电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零售的本质。又如,互 联网思维经营的餐馆再牛,也要菜好吃,否则一样没有客流。互联网思维盖的 房子,营销的再好,如果质量不过关,一样没人敢住,一样没人买。 可能是因为互联网行业的人们掌握了舆论传播工具,也可能是因为传统行业 的人们觉得互联网神秘,总之互联网的很多普通的做法被神话了。例如,互联 网被等同于 “免费”或者 “不赚钱”,事实却是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 “这边不 赚钱但是那边赚钱”,互联网巨头的利润一点都不比传统企业少。又如,小米 这样的互联网教父曾经备受追捧,大家误认为可以没有任何积淀也能快速爆 红,但事实却是小米前几年爆红,但后几年却被迫还债,也必须在技术研发、 质量管理、供应链控制等传统方面补课。 换句话说,传统依然很重要。尤其全民皆触网,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各个行业 的标配时,互联网已经难以成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反而传统的东西才能成为 竞争的门槛。就像二十年前会上网是核心竞争力,但现在人人会上网的情况 下,你固有的优势才能称之为优势一样。 美团网,在激烈的千团大战中胜出,并非是因为互联网思维,而是因为有一 支强大的地推团队。在接近一万人的美团员工中,差不多有6000人都是分布在 全国500个城市的地推队伍,正是因为这些地推团队,美团拥有了与商户的紧 密关系,才能在二三线地区实现突破,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 拉卡拉,做O2O并没有盯着线上,而是认为真正的O2O关键在线下,所以构 建起了300多个城市的50万个网点。平均每天每个店有200人进店,就能达到 一天一亿人次的流量。现在越来越多的O2O企业都发现,真正有效的流量都是 来自于线下,线上虽然能带来流量但却不牢固,只有线下的流量才是牢固而持 久的。线下虽然投入高,见效慢,但一旦建成将成为坚强的护城河。 所以, “互联网+”的核心并不在于 “互联网”,而是在于背后的 “+”。互 联网正在加速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这个融合。只有 结合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各自优势,才能激发出各自的力量,从而迸发出新的 业态和新的创新。 批判 “互联网+”泡沫,或者批判盲目的 “互联网思维”,在于要批判一种捷 径幻想,批判一种不劳而获、找到灵丹妙药的幻想。很多人将互联网+视为万能 的神丹,仿佛任何行业,任何难做的事情,有了互联网+,都能迎刃而解。这是 一种可怕的思维,必须予以抵制。因为任何行业、任何企业,要想真正取得成 功,都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持续努力这一条路可走。(来源:投资 界) 声明: jisuanji/hulianwangyanjiu/201504/4600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