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热潮难挡每周诞生四五家机器人公司.pdf

中国机器人热潮难挡每周诞生四五家机器人公司.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机器人热潮难挡 每周诞生四五家机器人公司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9/21 12:49: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智能制造已经站在了“风口”上,但距离 “飞起来”,还差很远。 9月18 日,在北京举行的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全球年会”上,工业 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称,根据 《中国制造2025》 的要求,工信部正在组织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和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将 尽快明确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推进途径和政策措施。 智能制造虽然是被热炒的概念,但其具体含义并不很清晰。目前较为普遍的 一种解释是,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 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 策等。 尽管中国已经开始仿效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提出了 “中国制造2025”,将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但中国的 “国情” 却与美、德大不相同,因而战略规划上也将有所差异。 左世全称,当前中国制造业总体仍处于电气自动化(2.0)、数字化(3.0)并存 的阶段,大部分企业尚未完全实现数字化,而德国已经基本完 成数字化,正迈 向智能化(4.0),因此中国推行智能制造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从国情出发,走 电气自动化 “补课”、数字化普及、智能化示范的 “并联式”发展道路。 左世全认为,中国在发展机器人、3D打印技术的同时,也应兼顾传统装备的 改造升级,并 “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倒逼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 力。 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一大核心,中国已陷入空前的机器人热潮中。目前,中 国已有500多家机器人公司。 “几乎每周都有四五家新的机器人公司出现,就连有些县也在搞机器人产业 园。”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松机器人,300024.SZ)高端 装备与3D打印技术事业部总经理刘长勇说。 今年4月底,江西省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九江市星子县总投资10亿元的机 器人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此外,重庆市璧山县、河北省固安县以及香河县, 都在积极筹建机器人产业园。 热潮之下,现实依然残酷。中国的机器人公司在市场上几无份量可言,机器 人在资本市场的总体盘子并不大。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同花顺软件的数据统计发现,目前共有86家A股上市公司 涉足机器人概念,整个板块总市值为7565.93亿元,与中国人寿(601628.SH)的 总市值相当。 机器人业务并不是这些上市公司的主业。新松机器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机器 人企业,刘长勇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机器人业务在该公司占比约三四成, “还 有相当部分精力在交通、能源、民生和特种装备等产业板块”。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对界面新 闻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机器人公司不具规模,更没有市场竞争力,关键零部 件靠进口,普遍做的是生产加工基地,如果不走出 “传统加工生产”的误区, 不做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布局,将永远 “跟着国外走”。 《中国制造2025》在部署 “智能制造工程”时指出,要 “紧密围绕重点制造 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 用”, “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 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可视为从具体操作层面对 “智能制造”进行了界定。 在这一顶层规划设计中, “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是重心。”左世全称。 《中国制造2025》指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应注重创新驱动,突破一批重点 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大力提升重大装备的自主创新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与 此同时,要加快发展一批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设备等智能制 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装置。 自今年起,工信部开始启动实施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并于7月 2 日公布了今年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这些项目覆盖了38个行 业,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 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个类别。 工信部称,下半年将分行业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并在今年11月举办的中国 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集中展示试点示范取得的成效。 左世全预计,这些示范项目实施后,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将分别提升20% 和15%,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不良率将分别下降30%、30%和15%。 有了国家战略导向支撑,智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