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中国智能家居恐因没有专利集体阵亡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6/2/23 12:49: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2014年,谷歌重金32亿美金,收购NEST,一家智能家居公司,主要
产品是一个温控器,引发行业震动。毫无疑问,不管你是否认同,2015年智能
家居的概念也开始在国内兴起,并且如星火燎原一般在行业蹿红,互联网业界
对之嗤之以鼻,认为概念大于实际;而房地产界则奉为上宾,似乎是为了延续
“互联网思维”,不弄个TED演讲,再造一个 “科技样板间”,就没办法卖房
子一般。
一将功成万骨枯,镁光灯追逐下的光鲜亮丽背后,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并不新
鲜的行业与产业结合?
智能家居成为风口猪然后就被营销泡沫化了
千禧年之前的最后一年,科学家们还在担忧千年虫可能对世界带来的危害,
当年的80后们刚刚开始互联网的启蒙教育,门户网站还在担忧如何赚钱,电商
网站的投资风潮来临,丝毫没有感受到乍暖还寒的2000年互联网泡沫所带来的
结局。
位于房地产和互联网两大风口的智能家居,也正面临这样的怪现象:智能家
居的概念提出来很久,智能控制设备早在高端住宅用的就很多,比如安防、照
明、自动门窗、温度调节等。由于并未高度普及,智能家居设备一度成为 “高
端”、 “高价”的代名词,直到 “万物互联”的概念到来,互联网给这个行业
带来了强心针。
首先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宣布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小米、腾讯、360、乐视等均
宣布智能家居项目启动,万科、银城、仁恒、正荣、金地、华远、华润、方兴
等开发企业也都大张旗鼓宣布了智能家居项目应用到项目的信息。
奇怪的现象出来了:
首先是,传统的智能家居公司缺席了这场大戏,而宣布合作的互联网公司并
未推出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仅仅推出了类似空气净化器、音箱、空气监测
器、智能插座等零星产品,这显得单薄。开发商们合作的项目样板间也都极少
能看到实物照片,能看到实物照片的不少设备,还是其他智能家居公司的产
品。
似乎开发商选择合作的侧重点并不在乎智能家居系统深度植入,不管是演讲
秀、发布会、论坛等,更像是营销手法,而合作的楼盘大多偏远,或者在当地
口碑不佳,而互联网公司则与开发商完成了双赢:媒体的连篇累牍报道,借助
一些地产名人,业界的关注自然不少。
当下的互联网智能家居领域,很有当年泡沫来临的势头,概念包装都很好,
但产品呢?
技术标准较多智能家居神功非一日而成
互联网公司提出的智能家居系统,几乎都是一夜之间,但在实际过程中,我
们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个领域存在很多年,包含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仍旧在做
尝试。
目前智能家居所能用到的技术主要有:Z-Wave、ZigBee、AllSeen、
homekit、wifi,其中,homekit是苹果公司刚提出的技术,还在试验阶段,市
场有少量兼容产品,蓝牙和NFC则属于Allseen范畴,但是都距离较短,wifi
产品则比较常见,但是也是最容易被黑客破解,安全性较差,Z-Wave则只为智
能家居而定义,它使用的是868/915MHz,是非开放频段,但是实际应用来看带
宽仅有9.6K,支持的节点也较少,实际应用不超过200个节点,目前可靠的技
术,并且已经形成规范的协议当中,ZigBee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国家电
网、医疗等领域已经应用多年,最关键支持的节点较多,理论节点支持65536
个,哪怕是一个小区的智能互联也成为可能。
从技术分类上来看,Z-Wave、ZigBee、wifi是无线技术,而AllSeen、
homekit这些是平台型的协议,他们并没有规定死底层是一定要使用哪种无线
技术。已经公开的信息显示,360选择自己建设开放平台,而小米公司的智能
家居设备采用的就是ZigBee,ZigBee的好处显而易见:安全,世界上尚未有黑
客破解案例,另外稳定、低功耗,一节电池可以用数年!
那么问题来了,众多互联网公司在此之前几乎都是软件开发为主的公司,小
米也仅要依靠硬件工厂代工,没有多年的技术研发基础,而智能家居的系统虽
然在未来有众多与互联网融合的应用,比如大数据、云服务,借此引发 “万物
互联”时代到来,没有核心的规范性技术研发基础,互联网公司想靠与开发商
的概念来发展,有点头重脚轻!
智能家居专利之争互联网公司永远的痛
近期,小米公司就深受专利的困扰,由于专利尚未获得批准就被公关部门拿
来大肆宣传,被工商部门重罚,一时间被传为笑谈,从智能家居的角度,互联
网公司申请的专利分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产品的发明专利,还有一类是新型实
用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台湾AI行销趋势报告(繁体版)-Kolr.docx VIP
- 湖北办公楼监控及电子围栏系统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围栏(施工组织设计围栏(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4年台湾YouTube年度社群内容趋势报告(繁体版)-Kolr.pptx VIP
- 诺尔起重设备(中国)有限公司RTG&RMG中国福建招商局漳州开发区363105.pdf VIP
- 小区沥青道路设计做法.doc VIP
- 2025年台湾AI行销趋势报告(繁体版)-Kolr.pdf VIP
- 防雷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智能体协议:MCP、A2A、ANP-智能体互联网的黎明之前.docx
- 国有企业收购合同协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