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消亡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纸消亡论

报纸消亡论; “报纸消亡论”是近年来在世界报业影响较大的一个假说。2005年,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 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 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 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道: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做出了以下预测:如果用一把直尺将图中的线顺势延长,那么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这两个预测,特别是“日报读者将归于零”的提法经过媒体的报道,对世界报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尔·盖茨和默多克等都曾对此加以引用;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根据报纸读者的代际老化规律,于2005年11月做出了“在30 年后,报纸将无可救药”的预测;2006年,他再次撰文提出:“在2030~2035年之后,报纸将无可救药”。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新闻界》,2006年第1期第16页。刘建明:《报纸消亡与媒介市场激变》,崔保国主编:《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11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同时“,报纸消亡论”也引起了极大争议。纽约时报执行总编比尔·凯勒(Bill Keller)在《在数字混乱时代,报纸还没有消亡》一文中,对此表示了异议;2008年11月,默多克在美国广播公司每年一度的系列广播演讲中说:“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以沉思他们的悬而未决的死期为乐,这是荒谬的。” 他嘲笑那些预测报纸死亡的新闻工作者过于着急地为自己写讣告,以至于没有对面临的机会感到激动。“与报纸末日论者和失望论者不同,我相信报纸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说。;一、“报纸消亡论”提出的背景; 2.发行量下降。 据全球报纸协会提供的数字,从 1995 年到2003 年,报纸发行量在美国下降了 5%,在欧洲和日本分别下降了3%和 2%。另据统计,全美 507 份报纸 2009 年前两季的发行量减少了4.64%。 这些数据明确显示,更多的选择使得报纸的社会角色逐渐式微。 ; 3.广告收入下降。 在美国,分类广告中的招聘广告是检验报纸经济的晴雨表,而事实是,招聘广告在大规模缩减,拿 2001 年来说,甘尼特公司旗下的大型报纸招聘分类广告减少20% , 奈特—里德报团日报减少26%,华盛顿邮报减少 31%。; 4.大量裁员。 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2004 年的报业从业人员数量比 1990 年减少了 18%。美国报业平均每个月都会辞退1000 名报社员工 ; 目前美国报社没有一家招收新员工……2008 年,甘尼特公司主席迪奇在致员工信中表示,整体经济恶化令甘尼特公司盈利及运作受损,所以被迫裁员。; 5.年轻读者大量流失。2005 年,鲁伯特·默多克对美国报纸编辑协会说:“报纸正在遭到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唾弃……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乃至三十几岁的人‘不想让一个像上帝那样高高在上的人来告诉他们什么东西重要,他们肯定不希望新闻报道像是传道’。 ” 他认为年轻一代是“数字原住民”,他们已不太接受报纸,而是习惯于靠电子媒介获取新闻。 根据上述种种迹象可见,报纸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报业整体衰败的征候。 毫无疑问,报业遭遇寒潮并陷入了深度危机,这直接催生了人们对报纸未来的悲观情绪,“报纸消亡论”思潮出现并弥漫开来。 ;二、有关“报纸消亡”的四种论说 ; 郑保卫教授在分析了广播、电视出现后报纸的发展历史后谈到,印刷媒介在20 世纪就经历了两次大的挑战。第一次是广播、电视的挑战,第二次是互联网的挑战。但是“广播出现以后,报纸并未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面临困境,而是以其深层次的报道顶住了被喻为“心灵剧场”的广播的冲击。”而电视出现后,“报纸在新的挑战下,坚持发挥自身优势,依靠其深入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性报、评述性报导和调查性报导等特殊报导形式的优势再次渡过了难关,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上站住了脚跟。 ; 同时,报纸具有价格低廉以及阅读、使用和保留的便利性; 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确认性; 对新闻事实信息的深度开掘能力,以及所作解释和评述的权威性; 读者对纸质媒体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形态长期形成的依恋性等等。由于报纸所具有的这些独特优势,所以它在今后还有很大的展示和发挥的空间。目前,报纸等传统媒体所需要的,是认真思考应当采用怎样的生存方式和寻找怎样的发展空间。杨保军教授分析了整个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史,他指出,新闻传播业诞生以来,经历了印刷时代、电子时代,目前正在经历网络时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扬弃、迭加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个互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