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doc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
(蓝皮书)
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与发展研究 1
前言 1
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 3
总部经济聚集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3
总部经济聚集区的主要类型分析 20
政府在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25
我国主要城市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发展实证研究 28
我国城市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8
中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43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3
前十名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分析与评述 48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分项排名与分析 67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综合排名与分析 91
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与发展研究
前言
总部经济聚集区是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具有高端性、知识性、关联性等特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区域总部经济的发展特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且对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许多中心城市都提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总部经济聚集区,并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效。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推出的第四部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以“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与发展”为主题。全书系统分析了总部经济聚集区的概念与特征、主要类型、建设模式及其对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积极影响,集中展示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区)发展总部经济、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实践成果,并总结国内外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经验。全书分为综合篇、评价篇、理论篇及实践篇四个部分。
CBD、上海陆家嘴等国内外典型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条件、主要特征、发展模式,以及政府在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等重点问题,结合我国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措施,为城市(区)建设和提升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理论支撑。
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2008),继续采用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等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与排序。
实践篇。集中反映了城市(区)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最新实践成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南京、成都、杭州、青岛等全国主要城市(区)各展所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在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主要编撰者简介
赵弘1962年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总部经济、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等。
赵弘研究员先后主持完成“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研究”以及南京、重庆和青岛相关总部经济战略规划等10余项总部经济研究课题,主编了4部《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发表了30余篇总部经济学术论文。总部经济理论不仅在学术界产生积极反响,在实践中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成都、青岛等许多中心城市,都将总部经济作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战略,写入“十一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
(一)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
1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的形成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它便具有了收益递增和成本节约的特征,这都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向心力”Krugman P,“The role of geography in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9.,这种“向心力”不仅表现在规模收益递增和获得创新优势上,也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上升,包括总成本的降低、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经营带来的生产、营销和决策等优势,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论述到,应对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产业结构“五力模型”)时,企业的一般化战略为依托自身总成本领先优势、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经营制定防御战略。在对企业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后,波特又进一步延伸至研究国家竞争力,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架构”。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集群(见图1)。
?
1克鲁格曼产业集群的双重循环集群模式
2),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发的或政府推动等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具有一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iebel TAS销售管理方法论交流.ppt
- 一种耐高温热轧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pdf VIP
- 2025协同办公领域AI发展与应用实践报告.pptx VIP
- 2025年中电建电力运维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2024中电建电力运维管理有限公司招聘36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个案.doc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统编版)专题04《登泰山记》(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情节知识点讲解 课件139张.pptx VIP
- AI大模型产业落地场景和价值.pdf VIP
- 彩钢板屋面拆除、更换屋面板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