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光南-101中学
施光南:一首传世的歌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4日 14版)
作者:王英民 (101中1957届高三1班)
贺敬之为施光南的题词 我深深地爱着你
这片多情的土地
我时时都吸吮着
大地母亲的乳汁
我天天都接受着
你的疼爱情意
…………
我捧起黝黑的家乡泥土
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
我深深地爱着你
这片多情的土地
——《多情的土地》
每当听到这首深沉、有力、深情地歌唱祖国母亲的歌曲时,我的内心就止不住地激动、震撼。光南那执着、开朗的身影,音容笑貌油然而生。15年前,光南是在这首乐曲中离开我们大家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数百人听着这首歌,痛惜地流下了眼泪。
光南去了,他倒在了心爱的钢琴旁,倒在了他的歌声里;光南没有去,他仍活在我们之间,他的歌声仍响在我们耳畔,响在我们心里,他的一生就是一首传世的歌。
特殊的敏感
每个人都有童年,光南的童年相伴着旧中国的苦难。
1940年8月22日,光南来到了这个世界,诞生在山城重庆。当时,中国大地笼罩在“三座大山”的黑暗里,他的父亲施存统,母亲钟复光都是大革命时期的革命者、黄埔军校志同道合的教官、共产党人。由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们经常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迫害,不得不常常躲避特务的盯梢。
光南的降生让父母喜出望外,盼望他将来也成为一个扛枪打仗、有胆有识、报效祖国的好儿男。谁也没想到,几十年之后,光南会成为一名深受群众喜爱的人民音乐家。
光南说:“我小时候,全家颠沛流离,能活命就不错了,哪里顾得上让我学习音乐。”可是,他从小喜爱音乐,对旋律有着特殊的敏感。
幸运的是,在上小学时,光南遇上了一位女教师,她毕业于教育家陶行知办的育才学校,特别喜欢音乐。“她不知怎么注意上了我,说我对乐曲音律很敏感,模仿力强。五岁那年春天,我在课下随口哼了一个曲调,这位有心的老师赶紧用笔记了下来,她说,这段旋律很有点春天的情趣,就取个名叫《春天》吧。”
后来,这首《春天》在重庆市中小学歌唱比赛中还获了奖。这就是光南创作的第一首儿歌。
光南童年的真正春天是从新中国成立,伴随着革命胜利的欢歌开始的。
和许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孩子一起,光南挎着书包,背着铺盖卷儿,迈进了古殿巍峨、松柏参天的先农坛,上了华北育才小学。他对音乐的天赋,得益于启蒙教师的引导,很快便成为文艺活动积极分子。
刚刚和平解放的北京是个歌声的天地,那还是一个《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翻身道情》等歌曲伴随着的一个生机勃勃、民心振奋的年代。光南参加了学校的童声合唱团,整天像个小鸟一样唱个不停。这段美好时光为光南的音乐创作打下了最早的根基,他写的第一批创作歌曲,几乎都是以歌颂党、歌颂新中国为主题。
20世纪50年代初,正赶上全国举办首届民间音乐舞蹈大会演,光南有幸跟着父母去观赏这些演出。看得多了,许多地方戏曲,他也能哼唱几段。
光南家里买了许多唱片,一有时间他就听。庆幸的是,“文革”中,这些中外唱片也都没有被当作“四旧”查抄,保留了下来。音乐同行常常称赞光南的音乐底子最厚实。“人家问我你是从哪儿弄来那么多民间旋律?说实在的,这些都是在从事音乐创作之前就哼熟了的。”光南说。
对于许多外国名曲,光南也非常熟悉,看了一遍芭蕾舞剧《天鹅湖》,他就能唱出其中的多段旋律,他还曾试着给童话剧《皇帝的新衣》谱曲。
光南的中学时代是在北京西郊圆明园旧址上,那所在解放战争中诞生的北京一○一中度过的,整整六年,他一直向往着到音乐学院去读书。可是,母亲认为学习理工更有出息,不同意他去搞音乐。
光南是班上同学中年纪最小的一个,身材瘦小,戴一副近视眼镜,颇像一个小姑娘。可干起活来,他毫不示弱。在修操场的人群中,光南没有铁锨把儿高;在修游泳池的工地上,光南满身满脸,甚至眼镜上都沾满了泥浆。
光南用双手的劳动让这沉睡了百年的荒园重新焕发青春,他锻炼着自己,幼小的心灵也从此埋下了建设祖国、报效人民的赤子之情。无怪乎,光南的音乐创作中始终回响着一个强劲的主题——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充满着挚爱和赞美,正如他那首作词谱曲的《劳动小唱》——
一筐又一筐啊
一锹又一锹
铲平小土坡来把那土坑填
同学齐努力
学校变成大花园
…………
还有一首光南作曲的《美丽的祖国》——
我的祖国就像一座美丽的花园
清清的河水
广阔的草原
金色的麦浪
无数的牛羊
幸福生活
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
是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了光南这株珍贵的幼苗。整整六年,北京一○一中辛勤的园丁为未来的人民音乐家倾注了不知多少心血。他生前曾满怀深情地给母校写信,谈及自己的成长之路——
“我是在中学确立搞音乐志向的。学校的文艺社团曾给我一定的影响。我在戏剧组里演出过话剧《桃子熟了》,又曾参加过钢琴组,老师教给我钢琴的基本指法,对我考音乐学院前自修钢琴有很大帮助。在学校以及海淀区文艺会演中,我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