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华文化检测题4.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的中华文化检测题4.doc

训练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历史悠久 B.内涵丰富 C.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D.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占据首位 2.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这表明(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如今,圣诞节在中国的地位明显提高了,这从众多酒店提供“圣诞大餐”、一些旅行社开发“圣诞游线”、部分演出公司推出“圣诞狂欢”等可以看出。上述现象表明(  ) 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博采众家之长 ③在吸收兼纳外来文化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2012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这体现了(  )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 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民间雕刻、编织、漆具、织锦、陶瓷、年画等各具特色,成为中华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琴棋书画,茶、酒、烹饪,花、鸟、山水、古玩等,显现了中国人热爱生活、享受艺术、乐观豁达的情致;春节的对联,元宵的花灯,端午的龙舟,飞舞的龙凤,欢乐的锣鼓……相同的习俗爱好,甚至使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永远跳动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 B.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创造力之中 C.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想象力之中 7.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医道”是中国特有的“儒学”、“道学”、“医学”合而为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交汇点,古老的百越文化汇聚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每三个广州人中就有一个外来户,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愈加频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 答案 1.D 2.C3.B 4.C 5.B 6.C 7.C 8.(1)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熔铸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岭南本土文化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它的形成是不同地域文化、各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2)面对岭南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碰撞,我们应该求同存异,与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积极成分,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