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急症第二节中暑 课件
第二章 急症第二节 中暑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其他疗法
按语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本病的概述和其他疗法。
掌握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重点:掌握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难点:掌握本病的辨证论治。
一、概述
1、定义:中暑是盛夏季节、或其它高温环境中突发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临床以高热、汗出、心慌、头晕、烦躁,甚则神昏、抽搐等为主症,古称“中热”、“中喝”,俗称“发痧”。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不同,中医还有“伤暑”、“暑厥”、“暑风”、“暑痫”等不同名称。有明显的季节性或高温环境下作业的病史。
中暑现场气候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
二、病因病机
本病因盛夏时节在烈日下或高温下劳作,或处于气候炎热湿闷的环境,机体正气亏虚,又突感暑热、暑湿秽浊之邪所致。
二、病因病机
由于盛夏酷暑时节冒暑劳作、远行或高温作业,感受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
或因睡眠不足,劳倦过度,饮食减少,或年老体弱,正气亏虚,复感暑热、暑湿秽浊之邪所致。轻者郁于肌表,阻遏气机;
重者暑热炽盛,卒中脏腑,热闭心神,内陷心包,蒙闭清窍;或热盛津伤,引动肝风;
或暑闭气机。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虚甚则两脱而引起本病。
三、辨证论治
辨证
治则
处方
方义
操作
(一)辨证
主症:在盛夏或高温环境下骤然起病,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心慌烦躁、头晕、烦渴,或呕恶腹痛、头痛,甚则神昏、抽搐等为主症。临床有中暑轻重之分。
(一)辨证
中暑之轻症
1.中暑阳证 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心烦,口渴,身热多汗,疲乏无力,面红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洪大。
2.中暑阴证 身凉无汗,肢厥困倦,胸闷气短,纳少便溏,恶心呕吐,渴不欲饮,面色垢腻,舌淡苔薄白,脉洪缓。
中暑重症
1.气血两燔 高热汗出,或壮热无汗,烦躁不安,胸闷呕恶,口唇干燥,甚则猝然昏倒,神志不清,手足抽搐,舌质红绛少津,脉洪数或脉伏欲绝者。
2.气阴两伤 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冷汗自出,汗出如珠,肢厥息促,不省人事,舌绛红少苔,脉微细欲绝。
(二)治则
清泻暑热、解暑宁心。
取督脉、手阳明、手厥阴经穴为主。
(三)处方
主穴:百会 大椎 合谷 内关 曲泽
配穴:头晕头痛者加太阳、头维、印堂;呕吐者加中脘、公孙;中暑阴证加气海、关元、足三里;中暑阳证加内庭、陷谷;中暑重症加曲池、委中;神志昏迷者加水沟、十宣;手足
百会
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7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
(四)方义
百会、大椎属督脉经穴,督脉为诸阳之会,可通阳泻热;阳明主肌表,取阳明经原穴合谷疏泻阳明热邪,奏清热解暑、泻热止痉之功;内关为手厥阴经的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功擅清心除烦、宽胸理气、和胃止呕;曲泽为手厥阴经合穴,长于清营血之热而解暑。
加太阳、头维、印堂解热止痛;加中脘、公孙和胃止呕;加足三里、关元、气海和中化湿;加内庭、陷谷清泻阳明;加曲池、委中清泻营血暑热;加水沟、十宣清热开窍醒神;加阳陵泉、太冲熄风止痉;加关元、气海、太渊益气敛阴、回阳固脱。
(五)操作
毫针刺,泻法,留针30min。百会、大椎、太阳、印堂、十宣、曲泽、委中可用三棱针刺络出血;中暑阴证足三里、关元、气海、百会加用灸法或用温针灸。
四、其他疗法
1.刮痧疗法 在患者脊背两侧、颈部、胸胁间隙、肘窝、腘窝、印堂等处,用光滑平整的瓷羹匙边缘、或丝线、或食中二指中节,蘸上酒精或清水为介质,进行刮痧或屈指扭捻挟扯,至皮肤出现青紫或暗红出血斑为度。
2.温熨法 取热毛巾、热水袋、布包热土、炒盐等,温熨热敷腹部,或关元、神阙等穴,每次20~30min。
3.耳针 取耳尖、神门、肾上腺、皮质下、心、脑、枕。毫针浅刺,强刺激,留针20~30min;耳尖点刺出血。
五、按语
1.针灸对中暑的治疗主要用在早期的急救,疗效肯定。
2.一旦发现中暑症状,立即将病人搬离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采用指掐人中、内关和刮痧的方法进行,如症状较重,则应立即运用综合急救措施,以免耽误病情。
3.夏季或其它高温作业时,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室内通风,备用清凉饮料,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病案
张某,男,40岁。1973年夏因暑热在火车站执勤,头晕头痛,胸闷恶心,高热神识迷糊,出汗疲倦、舌苔黄白而腻,脉滑数。证属暑热挾湿,针刺以泻法。取穴:百会、头维、大椎、合谷、内关、阴陵泉等穴。百会、头维、合谷、阴陵泉均以泻的手法,大椎速刺泻法不留针,内关平补平泻手法,因当时路过亦无电针机,而以手轮流行针各穴位,留针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文分级阅读测评系统.pdf VIP
- 油气勘探风险评价与决策技术:方法、应用与创新.docx VIP
- 六朝古都齐聚首 烟花三月下扬州.doc VIP
- 深圳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疑难解析.doc VIP
- 铜绿假单胞的治疗药物选择.ppt VIP
- ASCO300系列开路切换自动转换开关ATS.doc VIP
- ASCO300系列.pdf VIP
- 项目一集控运行职业岗位认知课件.ppt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25).nRF52840的硬件测试.doc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16).nRF52840的硬件设计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