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病性辨证 课件
中医诊断学科 阿尔茨海默症防治相关知识埃及的金字塔有建造方法动画艾司洛尔在神经外科重症中的应用二级二班防溺水等安全教育 中医诊断学科 阿尔茨海默症防治相关知识埃及的金字塔有建造方法动画艾司洛尔在神经外科重症中的应用二级二班防溺水等安全教育 中医诊断学科 * 中医诊断学科 * 第八章 病性辨证 * 中医诊断学科 * 【目的要求】 掌握辨阴阳虚损证候、辨气血证候、辨津液证候、辨情志证候中常见证型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辨证依据。 熟悉辨六淫证候中常见证型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辨证依据。 理解病性辨证的概念。 * 中医诊断学科 * 概述 概念:病性辨证,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病人所表现 的各种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综合,从而确定疾 病当前证候性质的辩证方法。 意义:可以明确疾病当前的本质(任何病、证的诊断,一 是定位诊断,二是定性诊断)。 内容: 纲领证候:虚证、实证、寒证、热证…… 具体证候:风淫证、阴虚证、气虚证、痰证、怒 证…… 值得提及的是:病性,又称病机,或病因。(讨论) * 中医诊断学科 * 第一节 辨六淫证候 风 淫 六淫 寒 淫 暑 淫 湿 淫 燥 淫 火 淫 * 中医诊断学科 * 一、风淫证 (一)外风证 概 念:感受外界风邪(及风毒)所出现的符合“风”性特 征的证候。 临床表现:汗出恶风、脉浮(太阳中风);皮肤瘙痒、丘疹(风毒袭表);口眼歪斜,麻木不仁(风中经络);肢体抽搐,关节游走作痛(风痹) 常见证候:风邪袭表证、风客肌肤证…… 辨证依据:起病急、变化快…… * 中医诊断学科 * (二)内风证 概 念:指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类似风 性动摇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动风”。 病 因:(1)热盛;(2)阳亢;(3)阴虚;(4)血虚。 临床表现:眩晕、瘙痒、麻木、震颤、抽搐等。 常见证候:(参见辨肝病证候) 值得注意的是:内风与外风本质不同。 * 中医诊断学科 * 二、寒淫证 概 念:寒邪侵袭机体,阳气被遏,以恶寒甚、无汗、 头身或胸腹疼痛、苔白、脉弦紧为主要表现出 的实寒症候。实寒亦有伤寒、中寒之别。 临床表现:新起恶寒、头身疼痛、肢厥、无汗、苔白脉浮 紧。脘腹冷痛、泄泻…… 等(参见教材) 常见证候:风寒证、寒湿证、寒痰证、寒饮证、寒凝气滞 证、寒凝血瘀证…… 辨证依据:新病突起,病势较剧,有感寒原因,以寒冷症 状为主。 * 中医诊断学科 * 附:伤寒与中寒的区别 1、概念不同 (参见教材P159,P160) 2、病位不同 前者病发肌表太阳,后者病发肺、胃、心、肝 3、病机不同 前者属卫阳闭郁,后者属阳气受损。 4、临床表现不同 (参见教材P159,P160) * 中医诊断学科 * 第二节 辨阴阳虚损证候 阴阳虚损 阳虚证 阴虚证 亡阳证 亡阴证 阴阳既是类证的纲领(八纲),又有具体的辨证内容(如阳气、阴气、心阴等)。阳证阴证既有太过(阴盛证、阳盛证),又有不足,常见的虚损证候有: * 中医诊断学科 * 一、阳虚证 概 念:指体内阳气亏损,机体失却温养,推动、蒸 腾、气化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⑴有阳虚失温的表现,如畏寒、喜暖等; ⑵常兼气虚表现,如神疲、乏力等。 辨证依据:病久体弱,畏寒喜暖、小便清长、口淡不渴 舌淡等为主要表现。 值得注意:阳虚证的表现是全身性的,然而以心、 脾、胃、肾阳不足和胞宫虚寒证临床常见。 * 中医诊断学科 * 二、阴虚证 概 念:指体内阴液亏少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 减退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⑴有阴虚内热的表现,如潮热、盗汗 ⑵常兼津液亏虚的表现,如口燥咽干 辨证依据:病久体弱,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 值得注意:阴虚证可见于多个脏腑组织的病变,临床 以肺、心、胃、脾、肝、肾阴虚证为常见。 * 中医诊断学科 * 三、亡阳证 概 念: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以冷汗肢厥、面 白、脉微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⑴以心(肾)阳气虚脱为主要表现,如突然冷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1 定语从句100题(考点串讲)(word版有答案).docx VIP
- 凿井井架设计汇编.doc VIP
- 北京某电力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阅读专题2】故物与深情:感受血缘中的亲情》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 课文标注笔记 全册.pdf VIP
- 北京某电力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压旋喷桩技术交底1 - 桩基础.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阅读专题1】忠与孝:体会宗法社会的伦理选择之难》教学课件 (1).pptx VIP
- 力普LP100说明书PDF_Image_Marked.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