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肠内营养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docVIP

-论文肠内营养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肠内营养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

毕业论文 论问题目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姓名 朱 敏 学号 0505185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摘要: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被认为是营养支持的两大支柱。肠外营养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万能的营养良方。但随着营养支持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肠内营养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其具有价廉、安全、有效、合乎生理、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1]。随着肠内营养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其护理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护理措施也逐渐完善。现就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护理;进展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或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前,当胃肠功能有障碍时,常因没有有效的方法提供必需的营养,而出现许多病人在富裕中饥饿,于是形成了现时营养支持的两种途径——肠外与肠内营养。80年代以后,如何维持与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成为治疗措施的一个重点。实验研究证实肠内营养不但有供给营养的作用,且能改善肠粘膜的屏障功能。于是,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从肠外营养多于肠内营养逐渐转向为肠内营养多于肠外营养[1]。 1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肠内营养的目的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陈艳秋[2]等人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和上海7家三甲综合医院的4549名住院患者病例进行调查,结论为病人入院时己有较高的营养不良患病率,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营养状况未获得改善,故出院时的营养指标均低于入院时,可见临床营养支持工作在目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营养支持按营养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可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g,EN)。肠内营养的目的不仅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使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这是单纯肠外营养所不具备的作用[3]。 2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1适应症:由于肠内营养用于临床的时间比较晚,所以适应症尚不规范,普遍认为当病人因原发疾病或因治疗与诊断的需要无法经口、和不愿经口摄食,或摄入的食物不足以满足生理需要,且小肠吸收功能尚可耐受时,均可采用肠内营养[4]。根据近几年来的资料统计, 有以下几种情况[5]:①营养不良患者的术前、术后支持治疗。 ②严重的创伤、烧伤等高分解代谢的患者。③肿瘤导致的营养不良。④老年营养不良、畏食症。⑥中风、昏迷等管喂治疗的患者。⑦口腔、耳鼻喉科手术后需流质饮食的患者。⑧消化管及食管的手术,术中可置胃管或空肠造瘘管,术后从第3 d 可以进行肠内营养,不仅能改善氮平衡,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与生理功能的恢复。 2.2禁忌症:下列情况不宜应用或慎用肠内营养: ①小肠广泛切除后早期(1 个月内) 。②处于严重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顽固性呕吐或严重急性期腹泻。③空肠瘘缺乏足够小肠吸收面积的病人。④年龄 3 个月的婴儿不能耐受高渗的肠内营养。⑤症状明显的糖尿病、接受大剂量类固醇药物治疗及糖耐量异常的病人,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高糖负荷。⑥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长期少食衰弱的病人。⑦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或胃肠蠕动严重减慢的病人。⑧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期病人。⑨没有明显肠内营养适应证的病人。⑩休克病人[4]。 3 肠内营养液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国际上商品化的肠内营养制剂有百余种,按其在体外预消化的程度和功能,基本分为五大类[6]:①口服补充性饮食。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者,有高氮和高热量型,可作为餐间补充性营养,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安素(Ensure)、能全素(Isosounce)等产品。②部分预消化多聚体性饮食。在临床上最为广泛地被应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需管饲喂养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如短肽类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Pepti-2000)。③预消化的化学成分明确的要素饮食(主要为单体营养素)。主要适用于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要素型肠内营养剂维沃(Vivonex Ten)和爱伦多(Elental)。④特殊疾病饮食(心肺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治疗某些代谢缺陷症专用膳食等)。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瑞高(Fresubin750MCT)、益菲佳(Pulmocare)。⑤特殊性饮食(添加谷氨酰胺、精氨酸、n23脂肪酸、核苷酸和生长激素等特殊物质的饮食)。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瑞能(Supportan)。 随着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营养制剂也不断改进和发展,尤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以下这些物质的添加[7]。①谷氨酰胺。其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