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松动圈支护理论与技术讲座-基本观点.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1松动圈支护理论与技术讲座-基本观点

1998年12月 大屯煤电(集团)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 早上好! 在六朝古都南京认识来自各地的朋友-深感荣幸! 松动圈支护理论与技术 李元海 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南京 自我介绍 李元海,1969年6月生,安徽六安人,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后,副教授。1995年,获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硕士学位,2004年,获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95年~2004年,分别在中铁隧道集团公司、日本德岛大学和上海市城建设计研究院从事研究设计工作。 工作兴趣 (1)近景数字摄影量测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的应用;(2)基于GIS的数字化矿山工程应用系统开发等(3)深部地下工程围岩与支护稳定性机理与控制技术;; lyh1201@163.com 主要内容- 6大部分 1.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和原因分析 2. 松动圈支护理论基本观点; 3.松动圈岩石分类方法 4 围岩松动圈研究与测试方法 5.围岩松动圈支护设计方法 6.典型工程实例 主要内容 首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通过松动圈支护理论和技术的了解,希望能够得到解答 1 巷道为什么要支护? 2 支护机理是什么? 3 选择什么方法支护? 4 如何设计支护参数? 5 有哪些典型工程可供参考? 《松动圈支护理论与技术》讲座之一 第1部分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和原因 第1部分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和原因 主要内容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 2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原因 3 经验教训 4 破坏原因分析-对策 5 破坏根本原因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钢架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钢架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钢架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钢架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钢架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钢架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钢架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料石碹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料石碹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料石碹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锚网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复合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复合支护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拱形巷道破坏现象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矩形巷道破坏形式 1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现象-总结 1.顶板下沉,冒顶; 2.两帮收敛位移,片帮(内移); 3.底臌。 2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原因 1.地应力 (1)深埋巷道(垂直应力,赵各庄矿); (2)采动巷道(采动应力达3~5倍); (3)巷道群影响(上山等,梁北矿); (4)构造应力(构造影响,陶阳矿); 基础数据很关键,但目前很难得到,主要是测试方法问题,属于世界性难题! 2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原因 2.岩性 (1)岩石强度(与块体大小有关); (2)结构面强度(弱面,层理、节理面强度,受地质构造作用而形成); (3)岩体强度=包含结构面的岩块强度 (影响因素:施工因素,爆破影响, 水;节理面粗造度, 块体大小等) 2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原因-岩石非均质性(细观) (4)岩石组成成分、结构、致密程度(差异大): 不同矿物颗粒(晶体强度、变形模量不同)+胶结物(泥、钙、硅、铁)+孔隙(水)+微节理(沉积造成层理,受力造成节理及造岩形成劈裂); 细观尺度(1/100~几毫米)上岩石是一种不均匀材料; 宏观工程尺度也非均质。 2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原因-岩石非连续性 岩体存在不同尺度规模的结构面,两个尺度描述: (1)细观尺度 颗粒之间存在结构上非连续性,即细小裂纹,还存在力学性质上的非连续性,即不同矿物颗粒。可通过岩石试件力学参数测定值体现; (2)工程宏观尺度 大型非连续地质界面(断层面、沉积层面和岩浆岩与其它岩层的接触面); 小型非连续结构面(节理、裂隙等)对岩体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是地下硐室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2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原因-岩石破坏 岩石破坏往往是由结构面发展形成的脆性破坏。 井巷、硐室的稳定性问题其破坏首先发生于巷道围岩表层,井巷支护载荷一般很小,对于巷道围岩相当于σ3,较小,这种巷道围岩表层破坏首先表现为结构面压剪断裂破坏。 2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原因-岩体结构面类型 岩体结构面是在岩体生成过程及生成后若干地质年代中受构造作用而形成的,而且往往是弱面,故它的力学性能决定了工程的稳定性,如边坡层面,大坝坝基中软弱夹层,井巷工程中断裂破碎带等。 成因: (1)原生结构面:沉积、变质 (2)构造结构面:节理、断层、劈裂 (3)次生结构面:受卸载、风化、地下水等次生作用形成的结构面,如泥化、次生夹层。 2 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原因- 支护强度 随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不同而不同: (1)刚性支护,柔性支护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