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慕明教授科研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慕明教授科研方法

蒲慕明教授的科研方法论整理 本文发表于:纳米科技世界论坛@nanost.net?????作者:nanochip?????点击1937次 8 Q+ V( J0 P x6 B3 d; y1 A蒲慕明教授简介- d??H! p. d, o. [# q 蒲慕明博士,1974 年在美国 Johns Hopkins 大学生物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74 年-1976 年在美国 Purdue 大学生命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76 年9 月-1985 年3 月在美国加州大学 Irvine 分校生物物理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85 年4 月-1988 年8 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分子神经生物学系任教授;1988 年7 月-1995 年12 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系任教授;1996 年1 月-2000 年 10 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系任 Stephen W. Kuffler 讲座教授。1998 年 7 月筹建神经科学研究所;1999 年 11 月 27 曰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2000 年9 月起任美国加州大学 Berkeley 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 Paul Licht 杰出讲座教授、2002 年起任神经生物学部主任。) Z# s. 蒲慕明博士主要从事轴突导向和突触可塑性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研究,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获得奖项及荣誉称号包括:美国 Javitz Neuroscience Investigator Award(1998)、台湾 Academia Sinica Member (2000)、美国 AAAS Fellow (2001)、美国 Ameritec Prize (2001)、吴瑞学会奖(2002)、法国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3)、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任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94-01)、Neuron (99-)、Journal of Neuroscience (99-04)、NeuroSignals (01-)、Current Opinions in Neurobiology (04-)、Biochemical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03-) 等学术期刊的编委。他目前还担任曰本 RIKEN 脑研究所顾问委员会的委员。8 h: K4 I, j0 c5 ?! b ============================================================ % I5 x v( l/ [+ ~; x( H9 L/ X- H??x蒲慕明:科学研究的前瞻与回顾(zt)7 v4 Z-1 v4 F( u??u+ y9 r+ ~1 O过去几年里,我常思考一个刚开始做科学研究的学生或刚进入一个新领域的科学家常面临的问题:怎样选择研究的课题,或者选定了课题后做什么实验。我想科研选题可有两种方式我称之为「前瞻式」与「回顾式」。这两种方式从截然不同的策略开始,但最终都可能使你对科学做出贡献,同时又享受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前瞻式研究的第一步,你彻底检索你感兴趣的领域的文献,精读最新最「热」杂志里最「热」的文章,搞清楚这个领域里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你开始针对未解决的问题设计自己的实验。这些问题常常是最近「热」文章尚未涉及的下一步。这是一种正规的科研方式--探索未知、追寻新知、一种往前看的「前瞻式」研究。但是,这种方式对一个科研新手或刚进入新领域的科学家是有问题的,因为在你完成你梦想的实验之前,类似的实验很可能早被已有成就的实验室先发表了。很显然,大多数未解决的重要问题的下一步工作,必定已在许多实验室中进行。一个新手要和他们竞争,显然是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 U4 r. j4 u1 f+ B; _7 ]) r# U对新手来说,第二种回顾式研究则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方式。回顾式研究的第一步,你把所有「热」杂志「热」文章都暂搁一边,读几篇你所选的领域里最近的权威综述,从这些综述中选出几个你感兴趣,在这领域里已被公认的、接受的概念和假说。下一步就是去图书馆寻找这些假说所依据的原始文献(这些文献可能太老而无法从网上下载)。在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后,你开始设计一个新的实验,用过去没有的新技术或方法,再度检测这个假说(你不能完全依照旧方法去重复旧实验,因为复制别人的实验是不受重视的)。你的实验可能有两种结果。第一,你可能证实了旧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因为你使用了新的实验技术或方法,为一个公认的重要假说提供了新证据,对这个领域是有相当的贡献,可以发表在高水平的杂志。另一个可能是你的实验结果与旧的实验结果不符或甚至相反,那你就「中奖」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