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的炼字.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中的炼字

* 古代诗歌中的 “炼字” 制作:浏阳三中 高三语文组程艳飞 E-mail:xiaoyanzi714@126.com 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一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注动词 例2: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 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少妇梳妆打扮后,兴冲冲登翠楼赏春景。一“忽”字,突闯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将这种情绪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颜色词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课堂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炯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引”和“衔”。 “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 “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地心情。 二、 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