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的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的报告

关于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 老话说得好:“远亲并不如近邻,”与村里人友好相处,是非常重要的事,为了进一步了解家乡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情况,2012年7月15日—2012年7月30日,我走访了我们乡的5个村子,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状况做了一个调查,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这次调查能够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使老人的生活质量能得到充分保障。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生活状况 一、安里乡农村老年人基本情况 安里乡辖20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117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24987,农业人口24727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523人,占总人口的14.1%,人口老龄化严重,其中男性1987人,占全乡老龄人口的56.4%,女性1536人,占全乡老年人口的43.6% 按年龄分组 百分比 人数 60~69周岁老年人 61.1 2153 70~79周岁老年人 32.2 1134 80~89周岁老年人 6.31 222 90~99周岁老年人 0.39 14 100周岁以上 0 0 二、调查过程〔老人的生活问题〕 下面几位老人是我在本次调查时走访的几位。 1. 地点:张卓村八组 时间:7月20日中午 路心爱老人.女.77岁。老人育有两子一女,现在老人与老伴在一起住。长子与女儿在外地住,小儿子在本村住,小儿子会时常来看望老人,长子与女儿节假日也会来看望二老。老人原来是推个小货车在村小学门口卖点零食,学校放假时就在门口大路上一边与村里老人聊天,一边卖零食补贴家用,在2008年老人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就没有摆小摊,但由于老人劳动了一辈子,闲不住,有空就去地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在这些天,正好是花椒成熟的季节,老人每天早上,下午拿一个小竹笼去帮小儿子摘花椒。有一天,在地里老人腿脚不灵便,但是却先把摘的那小笼花椒送到儿子家,然后才回家,要知道老人家离儿子家有二里路呢!这二里路对我们来说不算啥,可对于腿脚不好的老人来说却是一段不短的路。我问过老人,为什么不放自己家里,也就一斤多花椒而已。老人的回答让我一时间百感交集,老人是这样说的:“婆要这干什么,家里面有花椒,给你伯伯送去,天一晴,晒干了不 是能多卖些钱吗?他的孩子多,日子不好过。” 这就是老人,一切都为儿子着想;这就是母爱。深沉温心的母爱。 2. 地点:张卓村七组 时间:7月21日 中午 张锁堂老人.男.72岁。老人又一子一女,女儿嫁到外乡,老伴早早去世,与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儿子在矿上上班,每天晚上才回来,儿媳每天上地干活,孙子孙女都上了大学。 老人家里不富裕,为了节省开支,老人养了一头牛,旋地,耕地,种地,都是老人干的,不去找旋耕机,播种机等。 老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割草背回来,喂牛或晒干,存着冬天喂牛。 我见老人时,老人正好背着一捆30斤左右的青草上坡,一只手拄着一支竹竿,竹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像祥林嫂手里那杆啊,老人在坡上拄着竹竿一步一步的挪着,每次只挪20厘米,让人看得揪心。 我听到他和路人的对话: 路人:你现在还背草啊,走的动吗?看你脚踝都弯成啥咧。 老人: 这没办法,牛要吃,再说还锻炼身体啊。 路人:那你不在平地上锻炼。 老人:平地上能锻炼下啥啊,这沟地才锻炼人。 听了这几句对话,我心里充满了干劲,老人很乐观,苦中作乐,老人脚本来就不好,踝骨使劲往外突出,但老人并没有因为脚不好就呆在家里等儿女服侍,他独自照顾自己,不给儿女添麻烦,还帮儿女干活。 3. 地点:刘卓村三组 时间:7月23日 中午 孙巧爱老人.女.68岁。老人有一子三女,老伴健在,与儿子住在一起。 我去老人家时是一点多钟,可老人一家正在吃早饭。 在交谈中,我了解到,这些天,花椒红了,老人每天早上4:30起床,与儿媳一起去地里摘花椒,到了地里,天还没全亮,老人与儿媳先吃个冷馒头,喝点白开水,吃完后,天稍亮,就开始摘花椒,12点才回家,回家后,儿媳做饭,老人开始晒昨天的花椒。 我无法想象,这么热的天,老人每天在地理晒着,她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最后,我只好想这大概就是从五六十年代过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4. 地点:东富庄村 时间:7月24日 中午 陈景平老人.男.72岁。老人只有一个儿子,儿子经常不在家,外出打工,有一个孙子,现在上了高中,老伴2010年去世了,老人时常一个人在家,只有星期天,孙子回来,家里才有点人气。 老人气色很好,虽年龄大了,但身体很好,干起农活时一点不比年轻人差,家里家外的活几乎都是老人一个人干的。 老人经常一个人在家,使老人很孤独,只好不断的干活,晚上看会电视,听听秦腔排解寂寞,老人一方面希望儿子能经常回来,又希望他能在外面干好工作挣到钱。每当儿子打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