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版) (高职)课件 教学配套课件 朱壮彦 主编 第6章精品.pdfVIP

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版) (高职)课件 教学配套课件 朱壮彦 主编 第6章精品.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版) (高职)课件 教学配套课件 朱壮彦 主编 第6章精品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妇产科护理学 主编 朱壮彦 第6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分娩(delivery):妊娠28周以后,胎儿及 其附属物由母体娩出的过程。 早 产:28周~不满37周; 足月产:37周~不满42周; 过期产:42周及以后分娩者。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1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精神心理因素 上述四因素如能相互适应,分娩则能顺利经阴 道自然娩出,即为正常分娩。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一、产力 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 量。 子宫收缩力(宫缩)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 肛提肌收缩力。 (一)子宫收缩力(宫缩) 作用:迫使宫颈短缩、子宫颈口扩 张,胎先露下降及胎儿、胎盘娩出。从分 娩开始一直持续到分娩结束。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子宫收缩力特点: 1.节律性 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节律的阵 发性收缩,阵缩由弱渐强,维持一定时 间,随后再由强渐弱,直到消失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临产后正常宫缩节律性示意图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2 .对称性和极性: A.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 侧子宫角部,迅速向子宫 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 然后向子宫下段扩散,均 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 B.极 性:子宫收缩力以子 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 下则逐渐减弱,宫底部强 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两倍。 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和极性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3.缩复作用 体部收缩,肌纤维缩短变宽, 重新松驰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缩复作用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 使胎先露下降及子宫颈管逐渐展平。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二)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第二产程的重 要辅助力量。宫口开全后,胎先露部或前羊水囊 压迫骨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动 作,产妇主动屏气,腹肌及膈肌强力收缩使腹内 压增高。 (三)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旋 转作用;当胎头枕骨露于耻骨弓下缘时,协助胎 头仰伸及娩出。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二、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 道两部分。 (一)骨产道 通常指真骨盆,骨产道的大小、形 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三个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四条径线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1)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形 ①入口前后径:约11cm。(真结合径) ②入口横径:约13cm。 ③入口斜径:约12.75cm。 中骨盆平面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2 )中骨盆平面 是骨盆腔内的最窄平面,呈前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