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40练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VIP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40练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40练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洛阳市2017届第二次统一考试,27)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进入戏园书场看戏听书、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A.引领近代中国社会风尚B.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中心C.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D.社会习俗日益文明开化2.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中山装、旗袍B.面包房、咖啡屋C.西式别墅D.火车、汽车3.(百师联盟2018高考猜题卷,29)“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今(甲午中日战争后)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故丁男亦得其佣值,红女愈广其营生,则机器之效又彰彰矣。”这最能说明(  )A.民族工业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B.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情C.工业文明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D.国人为了生计逐步接受西方工业文明4.(济宁2017届3月模拟,28)郑观应在19世纪90年代初写的《盛世危言·商战》中,历数当时常见的日用洋货。以洋手帕为例,1859年由上海口岸进口约9万打,1869年时增为10万打,1879年更猛增至35万打,十年内增加了2.5倍,到1889年又增至40万打。这客观上反映出近代中国(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上海已经成为商业中心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D.民众消费观念有所变化5.1895年至1898年,全国出版社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政治性报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报纸”与“刊物”不分,贴近民众生活B.注重舆情监督,通达社情民意C.“维新”与“革命”论战,争取舆论支持D.提倡民主科学,促进政治进步6.白寿彝说:“若和世界先进各国相比,中国距现代式的模式之形成,尚相去甚远。”下列对比项中,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中国和英国的枕木数量B.中国和法国的电线长度C.中国和美国的煤炭产量D.中国和法国的服饰文化7.(山西名校2018届联考,29)出身宦官之家的孙宝瑄在1902年说:“西人之剧,男女合演,其裳服之华洁,景物之奇丽,歌咏舞蹈,合律而应节。人问其佳处何在?余曰:无他,雅而已矣。”材料可以佐证(  )A.上流社会对西剧的接受和欢迎B.全盘西化下国人对西剧的追崇C.西剧推动中国近代民俗的变化D.西剧冲击了中国传统伦理观念8.(滨州2017届3月模拟,27)辛亥革命之后,一些知识女性认为“欲弭社会革命之惨剧,必先求社会之平等;欲求社会之平等,必先求男女之平权;欲求男女之平权,非先与女子以参政权不可。”她们以妇女参政团体为依托,掀起了勇争参政的女权运动。这些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  )A.女性自主意识开始觉醒B.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C.民权观念逐步深入人心D.女性参政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9.下图是20世纪初一家祖孙三代的合影。照片中的人物长袍马褂,案几的左右分别放置新式的煤油灯和闹钟,中间则摆着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这张照片折射出近代社会(  )A.传统与现代交融B.中式与西式对垒C.文明与落后冲突D.乡村与城市同步10.(大连2018届双基测试,13)西班牙人雷玛斯于1911年6月24日在上海虹口建筑虹口大戏院,新兴的娱乐方式电影开始进入我国民间。当时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映,曾公布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夜生活11.1866年7月22日的《上海新报》,刊登了一则介绍英国机器图画的广告,内云:“本馆新到英国寄来画图一箱。镌刻工细,奇巧非常。本馆陆续印诸新报上,俾寄来新制之器皿,既能增人见识,复可开人心思,凡西国时尚之器,华人可一目了然。……如合己意,不论农工商贾,何妨自行买来,以应必需之用。”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上海新报》应该是外商在华创办的中文商报B.该广告极力向中国推销机器及产品C.广告促使农工商贾纷纷购买机器D.新报广告增长了国人对西方器物文化的见识12.1926年12月,有戏报鼻祖之称的《罗宾汉》在上海创办,该报内容兼电影、戏曲、演艺之类,后改为专业的戏剧报,每期都有关于戏剧界的掌故、趣闻、轶事和名角的花边新闻,得到广大戏迷和普通百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