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46练 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docx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46练 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46练 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

                   1.社会主义运动经历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与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材料二 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18年执政生涯的评价: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泯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戈尔巴乔夫总统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每个共和国都成为主权国家。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积极意义?(7分)(2)据材料二,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归纳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相似的局限性?(10分)(3)据材料三,戈尔巴乔夫犯了哪些严重错误?(8分)2.(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苏联在“一五期间”,大量聘用外国专家和技工。1932年,在苏联的外国专家已达到2万人,仅重工业部门就有6800人,其中美国工程师达1700名,其他则是来自德、奥、英、捷等国。从中央某些部门到工厂、车间甚至班组,都有他们的身影,连苏联国家设计局都是在外国专家帮助下组建的。同时,苏联工业部门与许多世界著名公司如美国福特、通用电器等企业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技术合作。外国专家和技工为苏联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摘编自姚海《1929~1933年苏联与西方经济关系》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大量聘请外国专家和顾问。据统计,1949~1960年来华工作的专家总计超过2万人,其中苏联专家就占89%。苏联的技术专家主要集中于基础工业部门,如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等系统。此外还有大量的设计专家,负责全国性的规划、配置和设计工作。在军事领域,海军、空军、炮兵等技术兵种,苏联军事专家和顾问总数也在万人以上。同时,外国的顾问还遍及中共中央和政府所有部门,向新中国传授其管理经验。1957年后,来华外国专家逐渐减少。——摘编自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引进专家人才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在引进专家方面与苏联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这一举措予以简要评价。(13分)3.(泰安2017高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二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表现。(1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12分)4.(德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据俄罗斯《权力》杂志记者报道,俄国政府为2007年版《〈1945~2006年俄国现代史〉教师手册》下达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指示:“约定是这样的:斯大林——好(建立了垂直的政权,但是,没有私有制);赫鲁晓夫——坏(削弱了政权的垂直性);勃列日涅夫——好(按照评价斯大林的标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坏(毁灭了国家,但是,在叶利钦时期出现了私有制);普京——最好的执政者(加强了政权的垂直性和私有制)。”有人据此绘制了下图。《〈1945~2006年俄国现代史〉教师手册》评价指示图——据陆南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摘编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该《教师手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