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金针菇栽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菌生产》金针菇栽培

严格按配方的比例称量,将主料摊薄 不需溶解的辅料 → 混匀后撒入主料 需溶解的辅料溶解 → 均匀拌入主料中 用清水拌至合适的含水量 → 堆闷1 ~ 2h (二)分化期 * * 动物微生物 结束 本章目录 课程首页 总目录 第六章 金针菇栽培 能力目标 1.能制作栽培料袋; 2.熟练进行搔菌操作; 3.能够制订金针菇的生产计划。 知识目标 1.了解国内外金针菇的生产情况; 2.掌握金针菇栽培的工艺流程; 3.掌握各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德育目标 1.树立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3.具备协作能力和质量意识。 教 学 目 标 重点:栽培袋制作、接种、生产方案制订。 难点:搔菌适期的判断、出菇管理、生产方案制订。   1.搔菌:教师示范、学生操作训练,教师进行质量跟踪。   2.各生长期的管理:学生操作训练,观看VCD光碟、案例引用或到食用菌实训基地参与管理。   3.生产方案制订:教师先确定方案的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第六章 金针菇栽培 第一节 金针菇概述 第二节 栽培技术 四、管理技术 一、生产概况 三、品种 二、食疗价值 第一节 金针菇概述   金针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又名朴菇、冬菇、构菌、毛柄金钱菌。代号:FI 第一节 概述 1.有1400年历史 2.世界主产地:日本、中国、韩国已彀工业化水平 3.我国南至广洲北至黑龙江均有分布。   现在金针菇已成为我国人工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香菇、平菇、木耳、草菇,排为第六位。 一 生产概况 1923年日本人利用木屑和米糠栽培成功。 1928年,森木彦三郎发明了瓶栽法得以迅速发展。 60年代,日本已经实现了金针菇栽培的现代化。 目前为主要栽培国家。已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周年生产 日本 现菲律宾、意大利也已发展。 中国 原始栽培起始于唐代; 1964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出了三明1号; 从20世纪80年代始用塑料袋栽培法,80年代,在福建、陕西、浙江、湖北、江苏初具规模。80年代未以前,栽培的主要是黄色品种,现栽培的有黄色和白色两大系列。 一 生产概况 二 食疗价值 含18种氨基酸 8种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占总氨基酸44.5%) 赖氨酸、精氨酸很丰富,誉为“增智菇” 营养  预防高血压 抗癌、抗衰老 防治肝炎和胃溃疡 降血压和胆固醇 药用   黄色:产量高、抗逆性强、适于鲜销 白色:产量及抗逆性较低,适于出口 浅黄色:介于两者之间 按 颜色 低温型、偏高温型 出菇 早生型、晚生型 早晚 适温 菌柄分枝的多少又可分为细密型和粗稀型 (1)分类 三 品 种 (2)三色品系对温度需求特点 较耐高温,对温度适应范围宽 菌丝适温:22~24℃ 分化适温:10~14℃ 子实体适温:8~12℃ 金黄色 不耐高温,对温度适应范围窄 菌丝适温:18~20℃ 分化适温:10℃ 子实体适温:5~8℃ 超过18℃难以出菇 乳白色 浅黄色 浅黄色品系对温度的需求介于金黄色与乳白色之间 三 品 种 黄色品系:金杂19、三  明1号、9401 白色品系:F21、F18、F70、9808、白金98、1193、上海9号等 三 品 种 (3)主要品种 一、栽培期的确定 二、栽培 三、管理 第二节 栽培技术   可分期接种,分期采收。其具体的播种时间,因品种、栽培方式、栽培环境的不同而异。 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 一 栽培期的确定 1.北方地区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为栽培适期; 2.南方地区,一般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   如果栽培场所有温、湿度控制设备,可以进行金针菇的周年工厂化生产。 二 栽 培 常用的配方   1.玉米芯或豆秸40%,棉籽壳40%,麸皮18%,石膏1%,糖0.5%,磷酸二氢钾0.5%;   2.棉籽壳88%,玉米粉9%,石膏1%,过磷酸钙 l%,糖0.5%,尿素0.5%;   3.杂木屑73%,麸皮25%,石膏l%,糖l%;   4.豆秸80%,麸皮18%,石膏1%,糖0.5%,磷酸二氢钾0.5%;   5.玉米秆72%,麸皮 20%,玉米粉 5%,石膏1%,过磷酸钙1%,蔗糖0.6%,硫酸镁0.2%,磷酸二氢钾0.2%。 (一)培养料的配制 闷堆 二 栽 培 拌料 (一)培养料的配制 (二)装袋 17×35cm袋,一端封口两底角内塞成平底袋或用折角袋 装料至1/2(余部当护筒) 一端 出菇 袋勿太大,以免污染率高,菌柄易倒伏;装料要上紧下松,外紧内松,袋壁光滑,无微凹; 打接种孔:2 ~ 2.5cm粗细,深度为料层的4/5。 要求 二 栽 培 两端 出菇 17×45cm袋筒 料高15cm左右 扎活结→装料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