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课件(84页).pptVIP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译讲第二节。 2、分析第二节感受蜀道之难。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问你此番入蜀西游什么时侯来?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只见鸟儿,在古树上悲鸣,雌鸟跟着雄鸟在林间环绕飞翔。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 哀愁充满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 听此凋朱颜! 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 让人听了这话红颜衰谢。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 壁。 连绵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 枯松靠着陡直的绝壁倒挂着。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急流瀑布争着喧嚣而下,撞击山崖使石头翻滚发出雷鸣般声响。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蜀道这般艰险,你这远道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 第二节从哪些角度(方面)来突出蜀道之难? 1.环境凄清 2.山高水险 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 “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写法:烘托、渲染(以景衬情) 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凄清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 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影响人的情绪。 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 387 提示背诵 二叹险 可畏 视觉:—— 听觉:----- 环境凄清 静景:—— 动景:—— 山高水险 以环境烘托渲染蜀道之难 以山水险恶烘托蜀道之难 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 青城之幽、剑门之险。 蜀 道 难 李 白 教学目标 1、译讲第三节。 2、分析第三节,再次感受蜀道之难。 3、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作的艺术风格。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 分析研读第三段: 1.词语点拨: ①夫:人 ②当:挡 ③匪:同非 ④朝……,夕……:互文见义。 ⑤虽:虽然 ⑥长:深深。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梦游天姥山 将进酒 饮中八仙歌 李白,字____,号______,盛唐诗人,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____ 诗人。 性格豪放,感情奔放,形成了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 诗仙 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李白起名                          父:“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 母:“火烧杏林红霞落”。 孩童:“李花怒放一树白”。   李白档案: 性别:男 活动时间:公元701—762 昵称:小白 别称: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地: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经历:约五岁时其家迁绵州昌隆(四川江油)。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 经济状况:富裕,父是一位巨商。学历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特长爱好: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与韩荆州书》 “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 经典评论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韩愈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对李白诗的评价 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 惊人的夸张,奔放的语言, 磅薄的气势,融汇一体, 形成雄奇飘逸的风格   《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噫吁 (   )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巉岩( )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