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修辞复习2013.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修辞复习2013

中考语文修辞方法的复习 * * 一、中考要求掌握的8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复习三大方面 1、判定类型 2、理解分析修辞效果 (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在笔记本上写出你所了解的修辞手法。 3、仿照造句 中考对修辞手法要求: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予以识别,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运用。” 根据提示的句子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子: 1、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 例句: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的沙发床。” 仿写: 一个挨冻的人说:“像一个火炉。” 一个口渴的人说 :“像一桶饮料。” 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 例: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确定比喻的条件: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连接词。 相似点:本体和喻体相似的地方。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似的、仿佛”等连接的比喻。 如:他吐出来的烟圈,好比一群群白鹭,飞向青天。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是、就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连接的比喻。 如:烟圈只能算是灵魂的化身,在慢慢的脱离身躯。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 如:烟圈在烟丝最后的生命时凝聚,他将这些零落的灵魂吐散在空中。 比喻的三种类型 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 比拟有拟人拟物两种: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 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扩大的夸张: 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故意往大、多、快、高、强等方面说。 如: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在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缩小的夸张: 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故意往低、小、短、少、轻弱等方面说。 如: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时间夸张 :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是先出现的,或者把先出现的事物说成后出现的。 如: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增强气势。 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由句子中的短语构成: 2、由句子构成排比: 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正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 反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正反对立的两方面说明同一事物,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如:远望石拱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又如: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反 复 :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连续反复:可以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 如: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如: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间隔反复:在接连使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隔有其他的词语或句子。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增强语气。 反问可以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如: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反问也可以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 如: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设问:在无疑的地方,故意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1、仿造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 的内容。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吹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