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土苓栽培技术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土苓栽培技术的研究

白土苓栽培技术研究 魏红国1,王玉龙1*,关扎根1,吴尚英1, ( 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山西 长治 047100) 摘要:白土苓为菝葜科肖菝葜属多年生攀缘灌木,通过对白土苓植物的栽培管理、种子处理、采收加工等技术研究,得出科学的栽培技术方法,为肖菝葜属植物的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白土苓;栽培技术;研究 Study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Heterosmilax chinensis Wang (1.The famous-region drug of Development Co., Ltd of ShanXi ZhengDong ,Shanxi Changzhi 047100 ) Abstract objective:erennial climbing shrubs Shaw Smilax Smilax Branch. Author draws scientific method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hich c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nus Smilax Shaw by the research of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seed treatment and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on Heterosmilax yunnanensis wang . Key words :Heterosmilax yunnanensis wang;Cultivation Techniques;Research  Heterosmilax chinensis wang)5至10年生的干燥根状茎。具有健脾除湿,祛风,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脾虚泻泄,恶疮肿毒,梅毒,汞制剂慢性中毒,瘰疬溃烂生于海拔300 m-2200 m间山谷密林中或灌丛中喜阴凉、潮湿的环境。喜生长在岩石下,灌木丛,有利于块茎的膨大,灌木丛有利于白土苓茎的攀援使叶片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在树木比较高大完全遮荫的环境中生长缓慢mm、宽4-6mm。有光泽,圆形,内含4-6粒种子,延伸形成合点,至下端连于种脐。子叶2枚;千粒重约350g;自然条件下贮存寿命为2年;适宜的发芽温度20-30℃。未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0,特殊处理后,六个月可萌发。 4、栽培 4.1选地与整地 白土苓对土壤要求十分严格,由于根系较为发达,因此,种植地应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地为宜。选地后翻耕,深30-40cm,耙碎土块,每亩施 2500-3500kg农家肥作为基肥,做畦,畦东西走向,呈三角锥形,高20-25cm。 4.2播种时间 春播,播种于阴面并用草覆盖,否则土壤易板结,不利于出苗。秋季早播种,种子脱皮处理晒干后播种,最晚在十一月中旬前播完。春播应在3月20日至4月15日之间播种。 4.3种子处理 将采集的白土苓果实浸润,通过皮核分离机脱去果皮,晾晒种子,然后用冰乙酸拌种,每100kg短柱肖菝葜种子需10L拌种,拌匀后堆闷2-4小时,然后冲洗15-20分钟,至PH值接近中性,晾晒后播种。处理后的种子出苗时间为6个月,出苗率为86%。 4.4播种 先在平地播种,待苗高6-8cm,再移栽至畦,按行距40-60cm、株距30-40cm开穴,穴深5-6cm。穴播因种在阴面,生长发育效果佳。也有采用野生茎杆移栽,留茎节3-5节取叶移栽至畦。也可用白土苓块茎移栽,将野生白土苓块茎切碎,切成直径4-5cm的小块茎进行移栽。每亩用种子3公斤、用茎杆3700株、用块茎148公斤。 4.5田间管理 正常条件下播种后180天左右出苗。由于杂草生长较快,应及时清除,并中耕松土。出苗后进行根部追肥,以氮肥为主,促使幼苗的营养生长;植株生长至30cm后再进行1次追肥,以氮:磷:钾=1:3:2的比例进行追施,促进根部营养成分的积累。第二年秋季再松土1次,以促进越冬。生育期7年内每年中耕6-7次。贵州地区春季容易发生干旱,应及时进行灌溉,来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因白土苓块茎易吸水,播种时覆土要深,块茎种移栽种植,一般在出苗较慢,多进行田间管理。在采收之前,每年均重复上一年的管理工作,同时进行打顶剁茎,保证根部对营养物质的积累,以便获得高产优质的中药材。 4.6病虫害防治 白土苓基本上没有严重病害发生。虫害主要是白蚁,危害严重。接种后当年7-9月和第二年5-6月份地温高,白蚁繁殖快。 防治方法:发现蚁路,及时用药喷在蚁身上,使之带回窑内互相传染中毒死亡,或用煤油或开水灌水蚁穴,并加盖砂土,灭除虫源。5 留种 选取健壮植株的果实留种,一是加强水肥管理;二是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