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前镇四号点农居安置小区景观方案设计.doc

仓前镇四号点农居安置小区景观方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仓前镇四号点农居安置小区景观方案设计

仓前镇四号点农居安置设计说明 随着杭州城市的不断发展,城郊土地也日渐稀缺并不断升值仓前推进城郊农民多层公寓建设,改变城郊农民传统建房模式,已经成为节约城市土地、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农居安置将规划地块建设成安全舒适,设施齐全,充满活力,个性鲜明的杭城近郊居住区块;通过本次安置方案操作形式的实施树立仓前镇,乃至余杭区多层农居安置的典范,从而加快今后安置地块操作的推行。仓前镇农居安置设计仓前镇城镇总体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浙江省停车场设计规范》;《关于扩大撤村(乡镇)建居(街)改革试点推行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的意见》(市委〔2001〕29号); 建设部、浙江省其它有关城市规划规定 二、用地分析 规划基地位置及范围 四号点农居安置位于仓前镇镇区南部,文一西路的北部。地块东临横桥港,西至绿汀路,南临海曙路,北至规划京航路。。文一路延伸段开通后,仓前镇成为从杭州主城进入余杭组团的第一站,区位优势凸显。仓前中心区的西北角,仓前工业区的东面,同时离仓前老镇区直线距离约为500米。地块西侧的绿汀路将建设完成,地块市政工程设施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同时拉近了地块与仓前镇老镇区、文一路核心区的距离,使得地块的公共配套设施方面有所依托。现状地块地势较为平坦,地块最高标高为5.01米,最低标高为3.02米。地块南北向进深约为00米,东西向长为500米。区内用地以耕地为主,中间夹杂着农居用地。建筑规划总体布局 (1)规划用地以东西向中心绿地为分界线,将居住区分为南北两个小区,并根据相应规模配套相应的公共设施。 (2)居住小区和组团以道路为分界线,以传统街坊概念结合院落式布局模式。以整体城市设计手法和单体设计相结合,对建筑布局和空间序列进行整体研究考虑,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社区空间形态。规划北面居住小区由四个组团组成,南面居住小区由三个组团组成做为农居安置房,面对的住户是大众农民阶层,他们在工作之余更多的支配时间是家庭社区生活,以及细致的空间设计,农居安置农居安置两轴——社区南北向:南入口、标识石景、丹枫园、会所、百花园、北入口景观轴线; 社区东西向:西入口、景观大道、曲水流觞、涵道湾景观轴线。 两心——社区南部、北部两个区块中心花园景观。“灵源”、“百花园“ 一带——滨河绿带景观:明镜台、凭虚台、涵道湾、凝香台、栉风台景观带 四组团——以中央8米环道为分界所形成的四个组团绿地:春晓园、蒲风园、丹枫园、咏梅苑。 五、场所精神的提炼与情感文脉的注入 仓前原名“灵源”,坐落在杭州古运河畔,具有800余年的历史古镇,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仓前百姓的世代耕耘,使仓前赢得了“江南粮仓、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四号点农居安置社区现状条件和规划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从小区规划特点出发,结合周边环境条件,营造可供居民休闲、健身、娱乐、观景、交流的景观空间,成为理想的居住家园。总体上将小区环境功能上分为以下几大区域: 四个入口区,一条中央水景带、一条康体休闲健身廊道、两个景观大草坪、四个特色小庭院。 七、景点设计 以现代艺术手段,结合场所特点及规划目标营造层次分明,功能完备的小区环境,既满足功能需要,又体现审美要求,最终为小区居民创建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态环保的现代居住家园。 (1)四个入口区: 北主入口区:由标志石景——入口标志,主入口大门,外广场、内广场、林泉石阵组成。 入口标志 采用花岗岩裸石、刻凹字,使入口景观有趣味性和独特性,使小区具有可识别的特点。 主入口大门 使行人车分流,由构架廊道分隔而成。高耸浑厚的柱体与波浪形的金属飘带屋面共同构成了北入口大门框架, 雄伟而飘逸,与现代高层建筑主体相协调。同时从一号区块隔河而望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内、外广场主要起集散作用,以高大挺拔的乔木形成树阵与花岗岩铺装共同打造入口区域的开阔、大气; 林泉石阵 由规则的小广场和喷泉形成:喷泉由一系列高低错落的种植池和水池组合而成,水在各层之间跌落、流淌,一条汀步引导人们参与其中。将人工化了的自然要素插入都市环境,是基于对自然山水的某中体验,而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抄袭。岩石和喷泉水不仅是观赏的景观,更重要的是游憩设施,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进入玩耍。冬天不喷水时给人们提供了攀爬的场所。喷泉的上面平台给人们提供了登高远望社区中央绿地核心景观的场地,同时利用抬高的地势南侧的岩石则形成瀑布落入湖中。 南主入口区:由标志石景——入口标志、林荫大道组成,观星台作为入口终端景点。林荫大道使通过入口的行人进行于林荫大道之间时会拥有一种愉悦的心情,这些树木在探照灯的照射下会出现不同的景象,给人深刻印象。地面设计特色铺装,形成居民的归属感。 东步行入口:设计考虑到临近湖区生态公园的位置特征,以“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