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全球化下工会角度思考与策略以德国为例
? 1970- 1980- 1992 1994 1995 1996 1997 比利時 4.6 10.4 8.2 10.0 9.9 9.8 12.5 德國 2.5 5.7 4.5 8.4 8.2 9.0 11.2 法國 4.1 9.0 10.0 12.3 11.7 12.4 12.8 英國 3.8 9.5 10.8 9.6 8.7 8.2 6.0 義大利 6.5 9.3 10.1 11.4 11.9 12.0 12.5 荷蘭 3.9 9.9 6.7 7.1 6.9 6.3 6.0 瑞典 2.1 2.4 4.8 9.8 9.2 10.0 8.0 西班牙 5.2 17.9 18.0 24.1 22.9 22.1 21.5 日本 1.7 2.5 2.2 2.9 3.1 3.4 3.4 美國 6.2 7.0 7.4 6.1 5.6 5.4 4.9 * 重要的失業指標 全球30億勞動人口中,應有三分之一失業 1994年OECD3500萬人失業,其中1500萬人放棄就業希望 1997年拉丁美洲國家失業率為8%,但墨西哥許多大城的失業率超過50%,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失業率為15%,日本為4%,但專家估計至少有8%以上,甚至可能達10%(日本企管專家預測,日本若欲與美國競爭,應裁撤約15-20%的員工) 德國登記失業人數已逼近500萬,過去東德地區許多大城的失業率已逾25%,早已超過1932年希特勒上台前的失業水準 * 重要的失業指標 德國有45.8%、美國有6.3%的失業人口失業已超過一年 德國工業雇用就業的最大部門是汽車工業,二次大戰後,至1999年為止,共裁撤超過40萬人,比率已接近汽車工業就業人口的一半 亞洲金融危機瞬間造成1300萬人失業 專家預測,到了21世紀初期,歐洲失業人口將超過2000萬 * 全球化對國家主權的腐蝕 國家 企業 ? * 跨 國 企 業 國家 ? ? ? 生產據點 國家 ? ? ? 生產據點 國家 ? ? ? 生產據點 ? 國家變成一切為國際競爭的國度!!! * 經濟全球化下工會角度的思考與策略- 以德國為例 林佳和 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台北 2003年11月19日 * 內容目次 德國集體勞資關係與工會運動簡介 德國工會眼中的經濟全球化 德國工會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策略 * 第一部分 德國集體勞資關係 與工會運動簡介 * 德國當代勞資關係 所謂由雙軌制〈Zweigleissystem〉建構起來的統合主義模式 Ideology : 社會合夥人 / 勞動共同體 / 社會對手 * 工會與員工代表會雙軌制 產業 集團企業 企業 廠場 員工代表會 企業員工代表會 集團企業員工代表會 工會 勞資關係雙軌制 * 企業 勞工 工會 工廠會議 勞工董事 不同的 歷史發展 不同的 法律框架 * 德國工會的發展歷程 1830-1870 工會組織興起 社會主義政治運動思潮的影響與主導 1870-1890 社會民主政黨的出現 工會與社會民主運動的合流 1890-1910 改革主義(Reformismus)變為社會民主運動的主流 工會逐漸蛻變為經濟性組織 1910-1933 單一性工會運動(Einheitsgewerkschaft)興起 團體協約重要性日增 * 德國工會的發展歷程 1945- 單一性工會運動的持續 → 50er:工會重整+國內去納粹化 → 60er:經濟奇蹟+勞動權益的確立 → 70er:勞資對抗激烈+社會合夥人關係的建立 → 80er:新自由主義的衝擊+勞資關係的失衡 → 90er:經濟全球化與高失業時代的來臨 * 德國工廠會議的發展歷程 1880 工廠會議思考與實踐的出現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委員會運動(R?tebewegung) 的興起 1920 工廠會議法制定通過 1952 企業組織法制定通過 * 德國勞工董事的發展歷程 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魯爾工業區興起「大企業收歸國有運動」 1951 煤鋼鐵業共同決定法制定通過 1976 共同決定法制定通過 * 工 會 企 業 工廠會議 企 業 工廠會議 產 業 對抗理念 合作理念 * 德國當代勞資關係重要課題 集體勞資關係的經濟社會政治意義 雙軌主體的歷史情結與衝突合作 勞資間權力關係的丕變 去管制化 全球化 個人化 民族競爭國的形成 → 現象:會員流失+力量減弱 * 第二部分 德國工會眼中的經濟全球化 * 全球化是什麼? 地球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