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社会的构成.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社会的构成

社会的构成 ——认识社会的开始 一、什么是社会 1.社会的含义 词源考: 社: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白虎通·社稷》曰:“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会: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聚集。 2.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 3.社会的含义 社会是人们的联系,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4.社会的构成要素 社会的构成要素:是指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关于社会要素的划分: 1)社会学关于社会要素的传统理论(孙本文) 社会赖以生存的有四大要素: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心理要素和文化要素。 2)社会三要素论 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 社会三要素论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活动的场所,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活与生产的资源。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或人口是社会主体的能动要素。人本身的一切要素与现象,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年龄、分布、流动、出生、死亡等,均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类自身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社会的第三大要素。文化塑造着社会中的个人、群体以至整个社会制度。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5.社会的特征 ●人类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人类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人类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人类社会具有心理、精神的联系;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6.社会的功能 ●整合的功能:文化整合、规范整合、观念整合和功能整合; ●交流的功能:社会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人类交往的场所和规范 ; ●导向的功能: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向;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人类创造的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 二、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 一)社会的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即社会系统的静态构成状况. 宏观社会结构; 微观社会结构. 二)社会运行 1.定义: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涉及到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功能发挥。 2.方式: ●纵向运行: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现为继承的关系、变异的关系、中断的关系。 ●横向运行: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各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交叉与渗透;制约;促进;转化)。 三)如何评价社会的运行 ●综合性原则:全面、整体效益. ●协调性原则: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 ●满足需要原则. 结构性调整是改革中的艰巨任务 就我国的社会运行而言,进行结构性调整是改革中的艰巨任务。 消费需求对GDP的拉动力。消费的贡献率: 1991年为65.1%,  1996年为60.1%,  2001年为50%,  2006年下降到38.9%,  而全球平均为70%。 对GDP的拉动力从2001年开始,已低于投资需求的拉动力。 结构性调整是改革中的艰巨任务 中国从1979—2006年GDP增长了9.7 1989—2006年GDP增长了9.2%, 2003—2006年GDP增长了10.3% 人均家庭收入: 1979—2000年城市和农村都增长了7%, 1989—2006年城市增长了8.9%,农村增长了4.9%, 2003年—2006年城市增长了9.2%,农村增长了6.2%。 结构性调整是改革中的艰巨任务   2006年第三季度最新统计分析显示,京沪穗深四地房价,除上海回调外,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经过对“房价收入比”分析,2006年四地的“房价收入比”均达到10以上,深圳名列第一,房价相当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5.76倍,第二位的是上海,为15.55倍,其次是北京,为13.55倍,最后是广州12.67倍。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倍,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倍。 结构性调整是改革中的艰巨任务    今年以来,以食品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