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件 传统城市的新气象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市,一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宋代市场的发展形成城市、镇市、草市(墟市)三级金字塔形结构。城市中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面街之处皆可开店,大城市夜有夜市,凌晨有“鬼市”。 材料三:南宋民谚:苏湖熟,天下足。 1、对比材料一、二,唐朝与宋朝的商业活动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唐宋城市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南宋苏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如何? 4、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实行市坊制度,市(商业区)坊(居民区)分开,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宋朝市坊制度被废除,坊市界限完全被打破,城乡商业繁荣。 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过年形成吃饺子、放鞭炮习俗;使用高起高坐的家具;晚上可以在“瓦子”进行娱乐活动。 早晚稻两熟制和良好的生产条件使苏湖地区稻米产量提高;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增加劳动力; 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稳定;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史记》记载,到什么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为什么? 原因:北方频繁的战乱,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北方劳动者的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等等。 首先,先进生产工具的应用和优良作物品种的推 广,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 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过隋唐、五代十国的发展至宋元时期,长江流域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彻底确定下来。两宋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插秧时节,农民坐在秧马上在田中劳作,不仅节省体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秧马 优良作物品种的推广——占城稻 占城稻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具有耐干旱、稻穗长、生长期短的优点。宋太宗时,在北方引种“七月熟”早稻成功,从此,水稻在黄河流域不断得到推广。所以北宋时期,水稻的种植已扩展到黄河流域。水稻逐渐在粮食产量中跃居 首位,成为宋朝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宋高宗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亩产稻谷六、七石,创宋朝亩产的最高纪录。 农业发展会带动什么行业的发展? 其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发达的陶瓷业,精美的陶器 宋代瓷器对我国后世陶瓷艺术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当时发明的刻、剔、划、雕、镂空等工艺,至今被广泛沿用。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自元朝以来,宋瓷的烧制工艺近乎失传,上个世纪70年代,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汝窑、钧窑、哥窑、定窑、官窑等宋代五大名窑的烧制技艺已经基本恢复。今天烧制的宋窑瓷器,在烧成气氛、艺术效果和成品率上比宋代有了巨大的提高。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以伦比。当代产生 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在灿若繁星的宋代名窑中,景德镇青白瓷以其“光致貌美”、“如冰类玉”的釉色而独步天下。 请 您 欣 赏 宋 青 白 瓷 刻 花 注 碗 宋 代 瓷 器 宋青白瓷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孩 儿 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行业的繁荣? 商业 看书看图回答,宋代商业的繁荣首先表现在什么方面? 新的城市格局对商业又有什么影响? 唐代中期以前,“坊”和“市”分离,唐代中期以后,坊式界限逐步打破。说明封闭的城市格局被打破。 新的城市格局给商业带来更大的繁荣 “守纪律、讲规矩”党课--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课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配套政策研究PPT培训课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2课时课件 宋《农耕图》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谚语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什么? 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战乱、灾害等原因 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大量北方人民南迁 为古代社会经 济重心的南移 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南北经济发展 唐朝后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南粮北运关系到政局稳定 经济重心 开始南移 两宋 时期 中原战乱频繁,南方长期和平 南方经济崛起,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标志:“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经济重心 从黄河流 域转移到 长江流域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唐朝后期 ——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 南宋时期 ——经济重心完成了转移,确定了长江流域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始于魏晋,唐末继续,成于南宋。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南方优越的自然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疾病康复学课程标准(2020整理).pdf VIP
- 好书推荐《我胆小如鼠》导读阅读分享读后感PPT课件.pptx VIP
- 骨外科三基题库.pdf VIP
- 2023_昆仑技创_用户手册_TPC1071Ni_V1.1_0705.pdf VIP
- 造价人生:专访某建设单位造价人员赵工(真实).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展示.pptx VIP
- wiscontrol变频器说明书 .pdf VIP
- 500强企业绩效考核指标汇总(非常实用的)(精品).doc VIP
- 中图版(新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1地理知识点总结.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项目七 不忘初心,怀梦笃行.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