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共27张PPT).ppt

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共27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共27张PPT)

温故知新 两汉(巩固) 专制主义:汉武帝推行内外朝 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秦代(形成) 专制主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中央集权:郡县制 隋唐(完善) 专制主义:三省六部 中央集权: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 两宋(加强) 专制主义: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措施 元(新发展) 专制主义:设中书省,宰相专权 中央集权:推行行省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二、内阁的出现 三、军机处的设立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明初沿袭元制 中央设中书省,由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 政事务。 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2、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设“三 司” 省 布政司 民政、财政 按察司 监察、司法 都指挥司 军政 集中 中央 行省 扩大 宰相 3、废除宰相制度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材料一:“胡惟庸案” 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朱元璋:昔秦皇…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君国者。 ——《皇明祖训》 3、废除宰相制度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横擅权(直接原因) ②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③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史料回放】 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皇帝 中书省(宰相)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帝 元代体制 明朝体制 “中书之政,权分六部” (2)内容:1380年,诛杀胡惟庸;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不许再立丞相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请大家结合课本第17页“学思之窗”,简要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利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防止权臣、奸臣专政,加强统治。 利 1、皇帝负担加重,处理政务难免偏颇、草率; 2、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了祸根。 弊 (3)废除宰相制度的影响 二、内阁的出现 【史料回放】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 ——《春明梦余录》卷二五 朱元璋:“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二、内阁的出现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 权) ——达到全盛 二、内阁的出现 票拟: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出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章奏一道呈给皇帝。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 批红:皇帝看过章奏及阁臣的意见后,亲用红笔写于章奏,叫批红。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侍从顾问 无决策权 内阁形成 内阁 大学士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票拟权” 地位日益提高 内阁首辅 大权尽归内阁 首辅权压群臣 二、内阁的出现 1、内阁设立的过程 二、内阁的出现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职 责 对皇权影响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制约皇权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顾问为主 君主专制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