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经济学 第三节战后国际货币体系.doc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经济学 第三节战后国际货币体系.doc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经济学 第三节战后国际货币体系.doc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经济学 第三节战后国际货币体系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经济学 第三节战后国际货币体系”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第三节 战后国际货币体系 2009年 国际货币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 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1870年到1914年的金本位制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1870年到1914年的金本位制时期; 1870年到1914年的金本位制时期 第二个时期为1945年到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时期; 第二个时期为1945年到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时期; 1945年到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1976年牙买加协议以来的国际货币多元化和浮动汇率制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1976年牙买加协议以来的国际货币多元化和浮动汇率制时期. 1976年牙买加协议以来的国际货币多元化和浮动汇率制时期 (一)金本位制时期 国际金本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本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国际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 在金本位制下,可以通过物价一铸币流动机制使一国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 目互相平衡.同时, 目互相平衡.同时,中央银行对黄金跨国流动的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有助于 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潜在机制. 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潜在机制. 各种价值符号(银行券和辅币)可按面额兑换黄金, 各种价值符号(银行券和辅币)可按面额兑换黄金,以保证其名义价值代 表黄金流通.货币汇率根据本国货币含金量与外国货币含金量之比来确定, 表黄金流通.货币汇率根据本国货币含金量与外国货币含金量之比来确定, 实行固定汇率制,货币锗备一般是黄金. 实行固定汇率制,货币锗备一般是黄金. 国际金本位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保持汇率稳定. 保持汇率稳定. 二,调节国际收支. 调节国际收支. 三,促进生产发展. 促进生产发展.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首先,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黄金存量日益集中在少 数国家,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遭到破坏. 数国家,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遭到破坏. 其次,帝国主义列强由于加紧扩军备战,造成国家财政日益困难, 其次,帝国主义列强由于加紧扩军备战,造成国家财政日益困难,这时 各国都尽量吸收流通中的黄金,全世界约有60 60% 各国都尽量吸收流通中的黄金,全世界约有60%的货币用黄金集中 到中央银行或国库里,以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基础并防止黄金外流, 到中央银行或国库里,以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基础并防止黄金外流, 这就严重地妨碍了各国间的金币流通. 这就严重地妨碍了各国间的金币流通. 第三,代替金币流通的是各国银行券的大量发行.各国为了准备战争, 第三,代替金币流通的是各国银行券的 大量发行.各国为了准备战争, 应付财政困难,不得不大量发行银行券. 应付财政困难,不得不大量发行银行券. 最后,在经济危机时期,商品输出减少,资金外逃严重, 最后,在经济危机时期,商品输出减少,资金外逃严重,引起黄金大量 外流,很多国家为了防止黄金外流, 外流,很多国家为了防止黄金外流,采取了许多限制黄金自由输出 的政策措施. 的政策措施.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金本位制的短暂恢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的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 政府实际上已经放弃了金本位制,开始通过印制钞票来部分地弥补巨额的战争 开支.因为劳动力与生产能力在战争期间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因而当1918年战 争结束时,货币供给骤增,物价急剧上涨. 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通过 了一项全面恢复执行金本位制的行动纲领,以求获得各国中央银行紧密合作, 共同配合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由于意识到世界的黄金供给量无法充分满 足各国中央银行国际储备的需要,热那亚会议批准了一个局部的金汇兑本位制, 即小国可用一些大国的货币作为储备,而拥有这些货币的大国则全部以黄金作 为国际储备.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主要内容是: 金块本位制主要内容是 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停止金币流通,只能以国家发行的银行 券当做本币流通. 为了维持黄金与货币的联系,中央银行负责以官价买卖黄金.国家购买黄 金时,支付银行券等价值符号.不过,按规定银行券只能在一定数量以上 才可按含金量兑换黄金.如英国在1925年规定,兑换黄金的最低数量是 400盎司约1700英镑.法国1927年规定持有银行券215 000法郎才能兑换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货币单位也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