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农民十大纠葛.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和农民十大纠葛

城市和农民十大纠葛   奇幻、悲壮、荒诞却又合情合理,一部社会学的中国教科书封面是城市、封底是农民,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基调是改革开放,美编是655个市长,创作团体则有近6亿城里人和7亿多乡下人。他们演绎着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的纠葛。      在中国城乡的进化史上,二元对立的矛盾呈尖锐化、扩大化、剧烈化之势,但又纠结不已,混杂共生,迅猛迁变。它们包括:城市/乡村;工业/农业;水泥/耕地;进城/留守;暂住证/祖籍;回迁房/宅基地;消费主义/谋生主义;全球化/空巢化;出国大军/进城大军;市民阶层/农民工阶层;新经济/集贸市场经济;磁悬浮/村村通公路;英语/方言;第三产业/养殖大王;国企/乡镇企业;珠三角、长三角、环勃海/西部、老边穷、欠发达:新新人类/三峡移民;引进外资/承包责任制;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低碳减排/退耕还林:勒紧裤腰带支持工业/城市反哺农村:小资/小武;章子怡/赵本山;比基尼/基尼系数;忧郁症/因病返贫;乐活族穷忙族御宅族/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富人生二胎/从超生到只生一个好;煤老板/矿工:充满新奇事物/只有新鲜空气;喜吃农家菜/想做城里人;成功人士养二奶/捏脚供弟弟读书……      身份纠葛:后现代的农民      农民是谁?务农者、进城务工人员、打工族、民工、农民工、第三产业服务者、保姆、农贸市场供应商、小商贩、劳动力市场散工、装修工、走鬼、送外卖与快递。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难以定义农民身份。户籍制度在统计学上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直接划分成两类数字,于是72750万农业人口就构成了叙事的主体:他们是农民,尽管可能生活、繁衍、奔波在城市。   城市对他们的接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流浪人员、三无人员、收容遣送、废除收容遣送、赠予城市的光荣建设者称号、造城的一份子。如果没有他们,城市将被架空,但同时又是城市人口爆炸和拥堵的填充物。   农民的身份,从来没有这样难以确认过。于是,在后现代的城市,他们变成后现代的农民,用农民的智慧存活、融入城市。他们花两块钱排队下载手机铃声、老乡是主要人脉关系、富裕者也炒股票供楼买车、穿戴过于求工、乐于交流或传授务工与致富经验、热情洋溢、乐于助人、嫉妒比自己混得好一个层次的人。农民的身份,从来就这样轻易为城市人辨识。   经典回放:孙志刚事件、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政治纠葛:多村与公民社会         乡村治理是中国基层政治的着眼点与关注点。直选、海选村长的推行难度并不在于上级政府,而是在于当地利益的切割与再分配,以及村民们意识与观念的未更新。总理温家宝最近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时就表明了这种态度:“我们现在实行的是村级的直接选举,乡、县和不设区的市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县以上实行的是间接选举。但是我坚信,群众能管好一个村,就一定能够管好一个乡,一个县,也就能够管好一个省。但要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主方式,循序渐进”。学者于建嵘也提出了农村权力真空化的问题,演变为宗族管理且有黑社会化的问题存在。   教育部门鼓励大学生毕业回乡当村官。最近媒体报道,一位女大学生,在才艺表演、竞选演说和承诺发给每户村民冬季取暖费后,成功被村民们选上村长。在城市受教育,回农村搞建设。这种模式是显而易见值得提倡的。   早在1920年代,梁漱溟就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其理念为:“国家宪政要以地方自治为基础,从基础做起,就是从最基层开始做,搞乡村的自治,一村一乡的自治搞好了,宪政的基础也就有了。”此后多少学者钟情于乡村实验,从费孝通以降,到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农村组织结构缓慢地发生变化,似乎具有自给自足、自我修复的功能,在革命、改革、运动等等时代潮流中并未饱受冲击,而是如一句偈语所言:“老牛慢吞吞地走,地球很有耐心。”   乡村治理图变,离公民社会或城市人希图中的公民社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经典回放: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      经济纠葛:消费新农村      从无地可种到有地不种,中国农民经历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进城务工两大历史潮流。农业税费的改制取消,行政打白条的减少,农业科技的发展一度促使农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的兴旺和年收入的增加。   也就是说,农民开始变得有钱了。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失业的农民工发现,回家继续务农是个不错的选择: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自然,种种菜、养养猪,一年的收入不比打工少。   从杭州机场通过市区的高速路沿途,一排排气派的小洋楼都是农民盖的,他们养花、养菜,是华东富裕的农民阶层。在2009年新年,某个小镇上,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在除夕夜放了半宿的烟花,还是腰包有钱。   中国能不能拯救资本主义说不好,但农村正在拯救中国的城市经济。一方面,两千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