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我外祖父.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大,我外祖父

大大,我外祖父   我至今都搞不懂,上海本地人(浦东人)为何要把祖父或外祖父叫作“大大”(音“达达”)。但我知道,这个“大”字不是“一股独大”的大,也非“普天之下唯老子为大”的大。这个“大”字就是老男人的意思,可泛称一切男性老人。   现在想来,当年出入我们家的“大大”似有不少。凭记忆粗略算来,他们中有“长脚大大”、“某家桥大大”、“川沙跷脚大大”等人。当年出现在我们家的这些老男人,大都上穿藏青色的土布对襟衫,下系深藏青或黑色齐鞋面的围裙,或头戴驼色吕宋帽,或包一方包头巾。都操一口拖泥带水、拖儿带女有如不慎感冒鼻塞引起的嗡声嗡气的充斥鼻腔共鸣的口音。肩挎一只小小的沾有烂泥的深浅莫测的蓝布花袋(所谓花袋,平时为女人摘棉花所用,出客被他们当作挎包来用的布袋),包里装有一星半点出自自留田里的时鲜果蔬(多了就装不下了,满了就提不动了)。进入门来,他们从肩上卸下花袋,朝墙角一放,身子在八仙桌前一靠,捧过你们小辈沏好端来的热腾腾的茶,接过你们小辈点燃的烟,吞云吐雾地有一搭没一搭地慢悠悠地跟你们“拔话”。当然还有点倚老卖老。这样云雾山罩了一通,怕是午饭或晚饭时刻了。听得你们在厨房里烹炸溜煎爆,不停地往外驱赶着鲜香;或见你们拉开八仙桌,排起了方凳;要不拎起老酒瓶或捧着盐钵头,勿勿赶往东面的槽坊沽酒打油买盐去了,他们这才抬抬眼皮,拍拍并无灰尘的衣裤,摆出要“回转去”的姿态,说要回去了。   于是你们赶忙伸出急切而又多情的胳膊去阻去拦,一叠声地挽留:   吃了饭去罢。   再坐一歇,吃了饭去!   你们大惊小怪咋唬了半天,人家只是挪了挪屁股――从方凳上移到了椅子上。却害得你们慌成一片、乱成了一团,瞎起劲什么呀。由你们往茶杯里续上开水,重新接上香烟,留下一个人陪他们继续聊,直至端上一桌丰盛厚实、色香味形俱全的酒菜饭来。他们就抖索索地举起筷子,有滋有味地呷起酒来。但往往不等他们小心搛起点什么,从对面或旁边伸出的筷子,就噼里啪啦如雨点一般朝他们面前的碟子或小碗里泄去。瞬息之间,那里便堆积如山,高达鼻尖,以至于稍有风???草动,就会訇然倒塌,而且大抵是市面上紧俏的“促三高”食品。他们呢,一边谦虚地不好意思地感恩戴德地连道“勿要客气”,一边一口酒一筷菜地“夹花”享用。捱至酒足饭饱,他们慢慢撑起身子,试着踏几步因微醉而蹒跚的脚步,转身要走了。这时候天色也确实不早了。但还是拦着不让走。转身钻进隔壁的南货店,慌忙挑选了几样“油枣果”、“小王糕”之类的零食,使劲往他们那只出空的花袋里塞。接过你们递上的热毛巾,撸一把容光焕发的脸,看看西斜的日头,说声“勿早勒”,这才真的转过身子,不慌不忙地向门外踱去。这时候,那只早已换了货色的花袋大抵不是挎在他们的肩上。由我母亲或父亲肩上挎着他们的花袋,把他们送了一阵又一阵,有时则要送到汽车站,干脆向售票员隔窗递上足够的车资。等他们平安踏上了归程,回家后的你也累倒在门口的坐具上不想起来了。   以前,我父母开着家小小的杂货店。按我父亲的说法,这小店是我母亲执意要开的,有光宗耀祖的意思在里面。实际是一种虚荣心。因为当年,有人能够在浦西(上海)开店,对长年活在浦东的乡亲而言,是件了不起的大事。难怪那些父老乡亲如过江之鲫,隔三差五地就往我们家蹿。在记忆中,这些“大大”以这种姿态光临我们家的景象,好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至我家的铺面关门打烊、我们的父亲离我们远行,他们仍像黄梅天气黄昏时分的黄梅雨,还滴沥了好长时间;止于他们衰老得实在走不动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才彻底打消了这种“远征”。对于我们家而言,这才雨过天晴,彻底成了解放区的天。   这些使儿时的我无比尊敬、好奇,让我始终倚在桌角眨巴着眼睛,一动不动观赏的长辈们,他们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呢?很长的时间段里,我总是在想。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了。于是被告之:“寿小囡,某某‘大大’不是侬咯自家大大啊。”那么,某某“大大”呢?他也不是你的自家大大!那么我们自己的“大大”又是谁,他在哪里呢?   “侬咯自家‘大大’在乡下!”   我这才朦胧得知,这些神貌不一、高矮不一、胖瘦不一、强弱不一、大小不一的男性老年长辈,他们都是我阿奶(外婆)家的兄弟,而且都是叔伯兄弟或表兄弟之类。尤其当我得知,我的外祖母从小就是个苦难深重、无依无靠的孤儿,我就更觉得我的母亲是否真有些过于客气了?难怪他们会一次次地选我母亲的休息日来充当不速之客!   在记忆中,我的那位乡下的“自家大大”好像从未惠顾过我们家,不管在我父亲出事之前,还是在他出事以后。在我的印象里,我们这位自家“大大”(外祖父)要比那些大大敞亮得多了,甚至还端庄得多了。这不仅因为,他拥有一个叫得响的名头:大海(大大,恕小辈在此对你不敬了,要是我一味地讳下去,以后的文章,我就没法做了),还因为他在我记忆里留下了诸多美好的记忆,更因为他以他的身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