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征宇走在理想道路上吟唱者.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征宇走在理想道路上吟唱者

宋征宇走在理想道路上吟唱者   “科学探索的征程上没有通衢大道,登天之路更非一帆风顺。当我们测出可信的数据,走出实验室我想起了一位老专家发自肺腑的一首词:‘实验室,灯火不熄人不寐;测试间,往复检测终不馁。寒来暑往几十回’。”      浅灰色的小楼,楼面的砖石斑斑驳驳,墙角杂草丛生,透露出历史的沧桑。如果没有大门上的那块牌子,很难想象这里就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研究设计的神经中枢――中国航天公司第12所。   走进12所的大门,热心的门卫也会聊几句关于航天的话题,对他来说,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向人谈起宋征宇所长“我们的宋所长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兴奋地说:“如果没有宋所长,12所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我刚来的时候那个苦啊,12所只有几间破破烂烂的老房子,跟个火柴盒一样,几个人住一个房间,上下铺,挤得不行。而如今,12所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门卫师傅关于12所的记忆似乎停留在了它命运的转折点上10年前,在这个地方工作的人除了解决北京户口外就再也没有什么福利了,没有住房分配,没有高额的工资奖金,甚至没有像样的实验设备,有一段时间,竟然都招不到愿意来这里工作的大学生。   然而,这并不妨碍宋征宇和他的团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航天系统中的佼佼者。如今12所已经成为拥有独立研究室,提供丰厚福利待遇的香饽饽,在12所工作更是成为了很多航天专业研究生的最大梦想。   回望过往,宋征宇的10年,同样充满着悖论,保守还是稳健,他所选择的研究路径一度充满争议。   宋征宇会是怎样的一个人?深沉,理性,镇静,还是老练?见面几分钟之后,事实颠覆了记者全部的想象。      在争议中前行      走进大门,一个穿着休闲的年轻人迎面而来,高声地向记者打着招呼。此后的访谈,更是让记者重新组构了对宋征宇的所有想象。留着“小平头”,语速很快,谈到感兴趣的话题,他会忍不住开怀大笑,眼神里透着调皮。而且据记者了解,曾经在多个公开场合,这位貌似矜持的宋所长喜欢唱“一个和尚挑呀么挑水喝,挑呀么挑水喝……”他唱这首歌时的表情,喜剧效果十足。和他聊天,感觉就如同邻家的大哥。   这些都是宋征宇的一些外化显现。在整个访谈的过程中,功成名就的宋工偶尔也会流露一些复杂而悲怆的表情,但仅仅是一瞬间。而这些时刻,恰在不经意间表露了这位航天人曾经的艰难前行之路,   “我当初选择的研究方向并不受人待见。”宋征宇说,“那时候我搞火箭安全控制研究基本上属于不务正业了。因为这个火箭安全控制研究主要应用在载人飞船上,可那时候别说载人飞船了,连普通发射卫星的飞船都没钱研究。”   1995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宋征宇就担任了“长二捆”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天部门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正式掌舵新成立的航天12所。就在很多人都为他的前程看好时,他却“傻头傻脑”地选择了火箭控制系统作为12所的主要研究方向。   控制系统在当时的中国航天业依然冷门 是个谁都不愿意捡的破烂项目。“他们当时劝我啊,搞这个东西干什么?他们认为搞这个东西就是进入了死胡同,早晚会把自己的前程搭上的。”   宋征宇不以为然。他凭着自己对航天发展的敏感把握,认定中国的载人航天早晚会被提上日程,中国的航天事业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发射几个普通卫星的层次上。   于是,在这个并不被看好的项目上,宋征宇带着12所一干就是四年。“那时候可真是苦啊,连个像样的实验设备都没有,只能自己研究着,摸索着干。”宋征宇回忆说。   就这样在中国的载人航天还没有起步的时候,宋征宇就在资金缺乏、技术空白的艰苦条件下硬是发展出了一套安全系统。对此,他幽默地解释说:“这就相当于小孩还没生出来,我们就已经给他设计出衣服来了。”   不出宋征宇的预测,没过几年机会就来了,惟一出乎他想象的则是机会来临得竟如此悲怆――1996年,“长征3乙”首次任务飞行突发故障,星箭俱毁。这次失败直接截断了正蒸蒸日上的中国航天发展线路,火箭的安全性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的最大桎梏。   听到“长征3乙”星箭俱毁的消息,第二天,宋征宇召集全所开会。“机会来了,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现在正是利用我们几年来研究成果报效祖国的时机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快地让我们的理论研究迅速转化为现实。”   几天后,宋征宇果然收到通知。“领导要求我们务必赶在神舟三号发射以前完成火箭控制系统的全部技术转化工作并立即应用到神舟三号的火箭系统中去。”他这样告诉自己的团队。而此时,距离发射仅仅只有18个月的时间了。   正在休假的马上停止休假,没有犹豫的时间,宋征宇和他的团队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加快速度,宋征宇甚至把团队的每项研究任务完成日期精确到天。   那段时间,整个所如同一个严丝台缝的钟表。在开工作会议时,谁说得不明确,他就会毫不留情地叫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