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写作能力基本途径.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写作能力基本途径

提高写作能力基本途径   无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业余通讯员,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惟有勤奋学习、注重积累、经常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从W=X+Y+Z说起      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成功公式:W=X+Y+Z,即成功=刻苦学习+方法正确+不说空话。   勤奋学习首先要做到一个“勤”字。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是华罗庚的一句名言。据说,华罗庚从小贪玩。功课常不及格,人们叫他“华呆子”。从初中二年级起他才开始用功,25岁时,他就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展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时被老师称为“智能低下的人”,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但他并不因此而丧失信心,反而以顽强的意志勤奋学习,后来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惟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真知实才,才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伟大成就。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和成功的人,是一定能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勤奋学习,就是要奋发努力,舍得吃苦。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至理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重要的是看舍不舍得吃苦。古今中外一切有作为、有成就的人,莫不具有超出常人的刻苦勤奋的毅力。著名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刻苦学习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甚至连应邀赴宴也食而不知其味。   勤奋学习,还要做到持之以恒、学以致用。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需要下长功夫、细功夫、慢功夫。这种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吃透书本上的”,既要把“厚书读薄”,把握其精髓,又要善于把“薄书读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二是要“变成自己的”,学到的知识用来指导写作和工作实践。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得满腹经纶却束之高阁并不实行,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更不能说学得好、用了功。      《第三帝国兴亡》一书的由来      提高写作能力。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常言道:“才干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虚心的人天天有积累。骄傲的人天天吃老本”。古往今来,任何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勤奋学习和积累知识。马克思写《资本论》,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前后用了19年时间,他和助手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和文献档案,还搜集了大量小说、笔记资料。《资治通鉴》采用的资料达到300多种,书的一部分草稿。堆满了两间房屋。据有关资料记载,司马光在写书的数年中,几乎每天都写至深夜,未到五更又起床,在微弱的烛光下继续写作。他怕自己睡过了点,便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思就是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贪睡。睡梦之中只要稍一动,这“警枕”便会翻滚,把司马光惊醒,他就立即起床开始写作。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和对知识的积累,司马光才写成了这部将近300卷的宏伟巨著。   《第三帝国兴亡》这本书曾被美国奉为“国书”,在世界上也有较高的声誉。据说,除了作者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外。此书所依据的史料基础也是其他书所不及的。作者在序言中介绍,这本书是从当年美国缴获的纳粹德国的485吨历史档案中提炼出来的。这真是可以同居里夫人当年提炼镭的功夫相媲美了。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征途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上,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同样的道理。提高新闻写作能力也离不开积累知识、积累资料。   积累知识的办法无非有这么几条:一条是有计划地系统地读书。一定时间选择一定的主攻方向。通过读书积累一些有用的知识。另一条是随时随地作摘抄。无论是看报还是杂志,都准备一个小本本,看到新鲜有意思的东西,可以随手记下来。一个时期再作归纳、整理。慢慢地,这些就成了你自己的知识。新闻界有位老前辈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说这就像农民拾粪一样,农民出门,总随手带个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捡粪,倒不一定能捡很多,一养成习惯,自然就积少成多。积累知识就得有农民捡粪的劲头。还有一条就是随时记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